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执行听证是在执行程序中,人民法院依据执行当事人、案外人提出的异议或其他重大事项,依法组成合议庭,召开听证会,组织听证参与人进行陈述、举证、质证、辩论,以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正确适用法律,并依法作出裁定或决定的司法活动。执行听证弥补了传统执行程序中执行当事人诉讼权利的缺失,使执行程序在阳光下进行。所谓民事执行听证制度,是民事执行程序中执行听证运行的法律机制。建立执行听证制度是完善民事执行程序,解决“执行难”问题,促进执行程序公正进行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为进一步规范执行工作,推动执行工作改革,全国许多地方法院进行执行听证试点工作,出台执行听证程序规则。经过数年沉淀,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效果,积累了经验,与此同时,司法实践也暴露出很多漏洞,具体法律规定有待完善,立法空白亟待弥补。目前理论界有诸多关于执行听证制度的分析,但缺少深入、系统的、有针对性的研究,因此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如何进一步有效地完善执行听证程序。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对执行听证进行界定,讨论了执行听证的性质及法理基础、以及功能和价值。第二章对执行听证的立法及实践现状进行分析。第三章分析了执行听证制度在我国建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四章讨论了以执行听证程序公开、公正兼顾效率、审执分离和执行听证适度为原则构建执行听证具体制度。第五章对执行听证制度相应的配套制度建设提出了大胆的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