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着眼于对环境系统设计在可持续性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着重尝试更为整体和综合的探讨环境系统设计的理论基础及其在当代中国不同地域建筑中应用的思路和方法。首先,详细解释了环境系统设计的概念和可持续性建筑的概念及其对当今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意义,对它们做出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接着,着重探讨了可持续性建筑成为环境系统设计的对象的可能性和重要性,分析了可持续性建筑的自身特点及其存在意义,简要叙述了欧美发达国家可持续性建筑理论的发展过程和现状,重点探讨了环境系统设计的关键在于跳出线性思维,进入整体思考;最后,结合当前中国建筑设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运用环境系统设计和地域文化相结合的方法设计出具有中国地域特色的可持续性建筑;并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可持续性建筑本身的优点。
可持续性建筑具有很高的社会道德标准,高度重视对自然资源和能源的合理使用和管理,节省经济资源并有很强的适应性,能够体现文化价值取向。可持续性建筑不仅将建筑系统视为地球环境系统中各种不同的能量和物质材料的临时的组织形式,而且确定了建筑系统全寿命过程的各个环节与环境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仅包括组成建筑系统的各个建筑元素的安装和制造,还包括建筑系统的使用、建筑元素的弃置和重新利用等。可持续性建筑是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来考虑建筑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的,是具有前瞻性的。
第二:可持续性建筑自身的特性决定了环境系统设计思想作为其设计导向的可能性。
可持续性建筑及其周围环境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系统,而这个系统是由多个相互区别的要素组成的集合体。基于系统的集合属性,对可持续性建筑极其周围环境这个复杂的系统进行分解,使这个系统各组成要素之间具有一定的层次结构。这个系统内部的要素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关系。
环境系统设计以可持续性建筑及其周围环境作为研究对象,着重从建筑的整体、建筑的内部关系、建筑与外部环境关系以及建筑的动态发展等角度研究建筑及其周围环境的发展变化规律。环境系统设计为人们提供了一种以整体性、综合性、层次性、动态性和开放性的原则来解决多因素、动态多变的有组织的复杂建筑环境系统的崭新的科学思维方式——环境系统设计思维方式,这对解决复杂的建筑设计、环境景观设计、城市规划等问题都是有积极的作用的。
第三:可持续性建筑需要环境系统设计作为导向。
从环境系统设计的角度研究可持续性建筑,有助于把握可持续性建筑的总体特征;用环境系统设计的观点来研究有利于从总体的角度把握可持续性建筑极其周围环境的问题,可以避免传统的研究和实践的多注重外在表现而忽视内部机制的缺陷,有助于把握问题的来龙去脉,分清本质和原因;只有从可持续性建筑系统的整个发展机制的动态过程分析和研究,才能正确确定可持续性建筑系统整个机制的现状是否合理,也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获得可持续性建筑系统整体性的良好表现。
第四:整体设计思想是环境系统设计的核心思想和操作手段。
整体设计作为一种观念和方法,它是一种对复杂的环境问题与建筑自身问题进行跨学科的研究,以可持续性建筑与人、可持续性建筑与自然的整体性为目标,认识环境系统设计的整体性与层次性,明确可持续性建筑活动引起对人不利的环境变化,并对具体的环境、生态、资源等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和措施。同时,作为一种可持续性建筑环境系统化设计的操作手段,整体设计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平台。第五:中国可持续性建筑设计的关键是从环境系统设计的角度,结合不同地域文化设计出具有不同地域特色的建筑作品。
中国不同地域的可持续性建筑创作首先要从人入手,要能够满足不同地域各种人群的多层次心理需求。我们对中国不同地域的可持续性建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变异、整合与超越,要以“表层优化”、“变异生成”、“隐性关联”的观念和方法再加以环境系统设计的整体设计原则,开创不同地域的个性化和多元共生的创作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