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因论视角下的《道德经》英译变异研究 ——以史蒂芬·米切尔和刘殿爵译本为例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bqn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德经》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对中国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道德经》的论述分为“道”与“德”两部分:“道”包括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个体修行之道;“德”不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道德,而是个体所应具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之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因此,研究《道德经》的英译对中国文化走出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模因论是一种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理论。模因论主张文化领域内的思想或主意通过人与人之间相互模仿、散播开来,并一代一代地相传下来。“模因”由理查·道金斯提出,指文化基因,即一个文化信息单位;不断得到复制的语言、文化习俗、观念或社会行为等都属于模因。模因具有长寿性、多产性和复制信度的特点,通过模仿而传播,传播过程包括变异、选择和遗传。模因在传播过程中发生变异,经过变异的模因将面临受众群体的选择,受众群体对不同的模因作出不同的接受情况。最后,变异和选择共同影响模因的遗传,也就是传播效果。在翻译中,译文所传达的模因并非总是与原文的模因完全一致,变异后的模因在译入语文化中如有较好的接受情况,就可以传递某种文化形象。本文将模因论应用于《道德经》的英译研究,主要探讨史蒂芬·米切尔和刘殿爵译本中,原文的模因如何通过翻译策略发生变异,挖掘变异背后的原因和接受情况。本文将模因变异归为三类:被省略、被替代为其它模因、被结合其他模因进行解释。这三种变异方式对应的翻译方法包括:零翻译、用译入语模因替代源语模因、以及增译引入其他模因来使核心思想更容易理解。本文经过研究发现,米切尔译本中的变异现象大多通过归化策略实现。归化策略把源语本土化,采取译入语读者所习惯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译文。米切尔通过归化策略,让源语模因发生变异:略去不译、被译入语模因替代、被结合译入语模因共同体现精神内涵。这是因为他身为畅销书作家,身处西方文化背景,非常清楚怎样的语言受大众喜爱。此外,他还有个人的翻译目的,即传播东方文化,并以一种大众较能接受的方式体现在译文中。他的译本大受欢迎,从读者的接受情况来看,读者并不在意真正的中国文化是怎样的,更多的是从书中寻找精神依托。而刘殿爵译本中的变异现象较少,翻译策略以异化为主。异化策略迁就外来文化的语言特点,要求译者以源语表达方式,传达原文的内容,目的在于考虑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保存和反映异域民族特征和语言风格特色。刘殿爵努力地复制模因,使译文成为模因的忠实传播载体,而不轻易地在译入语文化中找相似的模因去替代。这是因为刘殿爵有优秀的双语文化背景,他非常清楚两种文化环境之间的差异。他的翻译目的是传播中国文化,因此会注重通过异化的策略让国外读者领略到异国文化。不过,由于译入语文化环境对中国文化模因的接受程度仍然不高,因此该译本的传播效果在最初并不广泛。随着文化模因逐渐传播,该译本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越来越多的读者想要对中国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其他文献
森林防火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和森林资源生态安全,利用营造生物防火林带来阻火隔火、减缓火灾蔓延是森林防火工作的一项长期治本举措。本文浅析了生物防火林带概念的提出与发展,分析总结了生物防火林带的树种选择、营造模式等研究技术,对营造生物防火林带的重要性和发展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近两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急剧蔓延,导致邮轮人员感染、业务停摆的事件时有发生,给邮轮行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困难和挑战。大型邮轮封闭的环境以及长时间的航行为新冠肺炎疫情的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能否有效应对此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成为邮轮正常营运的先决条件。为了解决新冠肺炎疫情对邮轮造成的困境,有必要在疫情早期对邮轮上的人员进行风险辨识、对新冠肺炎疫情在邮轮上的传播规律进行仿真预测、对邮轮的防疫设施进行创新设
基于《净零碳建筑评价体系》,以济南领秀城檀樾项目为研究案例,从高性能围护结构、冷热桥处理、可再生能源利用、智能监测系统、设备与系统节能、装配式建造等方面对零碳建筑实施路线进行探索研究;接着,运用能耗计算软件EQUEST-3.64模拟计算项目边界内公区的能源消耗总量,并根据每种能源的消耗量和碳排放因子,进行新建项目的运营碳排放计算。结果显示,碳排放强度满足在2016年执行的节能设计标准的基础上再降低
<正>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研究二、党的二十大精神与课程教材建设研究三、新时代重大主题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研究四、加快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研究五、新时代中小学教材建设和管理研究六、纪念邓小平题写课程教材研究所所名暨“三个面向”题词40周年研究七、中国特色课程与教学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构研究八、中国特色教材学学科建构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九、中
期刊
《骆驼祥子》是老舍最具代表性的小说之一,因其文学艺术上的丰富性、主题的新颖性以及语言的传神性,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并出版发行,对文学界产生了深远影响。虽然学界对该作品进行了多角度研究,但有关其翻译的研究成果较为匮乏,且研究方法单一。因此,本文以翻译美学为研究视角,探究《骆驼祥子》维吾尔语译本中的美学信息。全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包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翻译美学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正>中山市石岐杨仙逸小学始建于1925年,复办于1989年,为纪念“中国空军之父”——杨仙逸将军而命名,孙中山先生亲笔题词的校训——“志在冲天”成为仙小师生共同的精神追求。学校构建“一体两翼三气”育人模式,“一体”即做具备飞翔特质的仙小人,“两翼”即“志·气”德育校本课程和“将军勋章”激励评价体系,“三气”即底气做事、灵气向学、大气做人,激励学生精忠报国、勇于探索、敢为人先,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期刊
本文对首都核心区“新兴盛项目”应用绿色科技,打造“零碳+低碳”绿色三星全园区品质,提升办公园区绿色宜居的构想和方案进行了分析,并从设计-施工-运营的建筑全过程“提质降碳”作出了示范性实践,以期充分发挥科技作用,推动提升首都办公建筑绿色宜居品质。
2022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博物馆的力量”。近年来,我国博物馆事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在融入中心工作、助推经济社会发展、供给公共文化服务、促进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体现出博物馆在国家、社会、公民、国际四个层面的力量。在此背景下,本文将结合中国博物馆的实践,从国家层面的凝聚力、社会层面的驱动力、公民层面的包容力以及国际层面的沟通力四个方面,从博物馆坚持国家站位的大局观念与完善自身功
为推动第五代(5G)通讯技术持续发展和R16、R17标准中各项关键技术的应用,首先针对5G网络标准进展情况和各项技术应用需求场景进行分析,其次对R16定位、CA等关键技术进行试点应用研究,测试结果增益明显,达到理论要求,最后对5G-Advanced的研究重点和方向进行分析。通过深入试点研究可持续推动5G标准中各项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休闲性体力活动是预防慢性疾病的有效途径,城市公园是居民进行休闲性体力活动的重要场所,其健身场地与设施配置能直接影响使用者的体力活动水平。本文通过探究城市公园特征对使用者体力活动行为的影响机制,揭示全民健身导向下城市公园的优化提升策略。本研究以陕西省宝鸡市建成区为例,选择研究区域内免费开放、周边居住人群固定的19处公园作为研究对象,构建全民健身导向下城市公园评分体系,基于实地调研取得城市公园系统和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