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哲学思考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ost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创业教育是当前教育理论和实践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它虽然在我国起步较晚,但是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强大的内生动力。我国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成就,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哲学思考作为一种辩证的、全面的、理性的思考,通过哲学思考,可以达到对事物更加深刻的认识。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创业教育进行哲学思考,通过分析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针对其中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  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完全理解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真正内涵。大学生创业教育远非仅仅是指导大学生设计、创办、经营和管理商业企业或公司,也不仅仅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权宜之计,它是创新教育的深化,是提升人生境界的途径,是关系到民族创新能力的战略问题。本文通过对已有研究的分析、思考和借鉴,对大学生创业教育做了如下的界定: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以大学生为教育对象,通过培养他们的开创个性和创业综合能力,使大学生能够在社会经济、文化、政治领域内进行行为创新,开辟或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并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机遇的探索性行为的教育活动。  清华大学率先在我国进行了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并举办了我国首届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是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先行者。2002年4月,教育部选择九所大学进行大学生创业教育试点,我国的大学生创业教育进入了政府引导下的多元化发展阶段。我国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三种模式,分别是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式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以实体化、职能化的创业教育教学机构来推进创业教育的模式和以创新为核心的综合式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虽然我国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较快,也形成了自己的模式和特点,但存在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具有明显的功利化倾向,理论研究缺乏,社会认知不够,师资队伍匮乏,创业教育环境欠佳是其突出表现形式。  有了问题,就要正视问题,努力地解决问题。本文在对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分析和考察的基础上,通过哲学的思考,针对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提出了三点看法。笔者认为,我们首先要准确把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真正内涵,要实现四个转变,同时还必须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合理导向。把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真正内涵是我们开展创业教育的基础,必须要把握四个要素:重在培养开创个性、纳入整体育人体系、提升人生境界的途径、创新教育的深化。大学生创业教育本身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要求大学生创业教育要实现从功利性的创业教育向增强民族创新力的战略转变,从增加就业的权宜之计向提升就业层次的高度转变,从粗放的创业实践教育向培养复合型创业人才转变,从培养自主创业者为主向培养岗位创业者为主转变。最后,在具体实施层面上,我们必须要坚持合理的导向,建立基于战略性导向的目标体系、系统性导向的方法体系、开放性导向的方法体系、基础性导向的保障体系和科学性导向的评价体系。  大学生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课题,有待于我们对其进行更深入、系统的研究。
其他文献
我国的西南民族地区不仅具有地理、政治上的特殊意义,更具有文化上的丰富内涵。随着对民族文化保护的重视和新课程改革三级课程体系的确立,西南民族地区的中小学以民族文化为内
教育督导是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教育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估和指导,以有效地促进教育事业改进与发展的过程。县级教育督导是教育督导体系的基层组织,县级教育督导的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