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尔垦区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动态变化及其气候响应

来源 :塔里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13356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选取阿拉尔垦区2011—2019年棉纤维品质数据和同期逐日地面气象数据,通过对气候影响的产量和品质指标的分离,再与同期地面气象要素动态变化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运用气候倾向率和数理统计方法构建阿拉尔垦区棉纤维品质响应的多因子生态气候模型,明确阿拉尔垦区棉花产量和品质的气候响应机制。进一步为塔里木灌区棉纤维品质与气候变化的相关性分析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1)阿拉尔垦区2011—2019年间≥12℃初日略有提前,而≥12℃终日延后,棉花生育期延长。≥12℃活动积温、平均气温、日最低气温、降水量呈升高(增加)趋势;生育期最高气温、平均相对湿度、生育期日照时数、温度日较差呈降低(减少)趋势。优质棉纤维马克隆值比例较高且稳定,优质棉纤维长度和优质断裂比强度呈上升趋势,但是产量和优质棉整齐度指数比例呈下降趋势。(2)在分离了气候对棉花的影响后,根据综合的气候影响因子的波动幅度标准差计算,阿拉尔垦区气候棉纤维断裂比强度的优质比例受气象因子的影响最大,且较为敏感,优质断裂比强度比例在春季生育期受最高气温(P<0.01)影响最大。其次是气候棉纤维长度整齐度指数优质比例,优质整齐度指数比例分别在5月受活动积温(P<0.01)、在春季生育期受平均气温(P<0.01)、在7月受降水量(P<0.05)的影响最大。再其次是气候棉纤维长度级优质比例,优质棉纤维长度比例分别在5月受降水量(P<0.01)、在8月受最低气温(P<0.01)的影响最大。气候马克隆值优质比例受气象因子的影响较小,优质棉纤维马克隆值比例分别在7月受平均气温(P<0.01)、在9月受降水量(P<0.01)、在秋季生育期受降水量(P<0.01)的影响最大。气候产量受气象因子的影响最小,产量分别在6月受平均气温(P<0.01)、在9月受日照时数(P<0.05)的影响最大。(3)气候产量呈增加趋势,增幅约为5.83 kg/hm~2每10a。这说明阿拉尔垦区气候变化对棉花产量的增加有利。在气象因子影响下,气候优质棉纤维长度比例呈降低趋势,减幅约为8.70%/10a,这说明阿拉尔垦区气候变化对优质棉纤维长度比例的增加不利。气候优质马克隆值比例的减幅约为0.47%/10a,这说明阿拉尔垦区的气候变化对优质马克隆值比例的增加略有不利影响。气候优质断裂比强度比例为降低趋势,气候优质断裂比强度的减幅约为0.05%/10a,这说明阿拉尔垦区的气候变化对优质断裂比强度比例的增加不利。气候优质整齐度指数比例呈增加趋势,增幅约为1.63%/10a。这说明阿拉尔垦区气候变化对优质整齐度指数比例的增加有利。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标本配穴电针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细胞自噬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50只Wistar大鼠中随机抽取10只为空白组,剩余大鼠采用推管法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大鼠模型,并在造模前1周分别进行电针预处理、渥曼青霉素预处理和渥曼青霉素+电针预处理。造模结束后检测血清肌酸激酶心肌型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浓度;HE
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具有重要的正向作用,但其中负面影响仍不容忽视,诸如容易导致大学生自我精神赋形、误导价值取向以及弱化道德鉴别能力等。面对种种负面影响和传统思政教育模式的不足,迫切需要从借助教育大数据把握思政教育的新动态、促进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师生双向互动性、打造“共建共享”的团队化协同合作等方面来促进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的前行与发展。
2016年以来,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泛滥成灾的“谬讯”引发了各国政府的警觉和公众的担忧,因而成为全球治理和学界、业界聚焦的主要议题。本文总结和梳理近年来各国与之相关的学术研究和社会治理的演进脉络,以批判性研究视角对当下多学科研究与多元主体共治的经验进行总结和反思,并提出方向性建议供国内同行借鉴。
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价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模糊问题。在阐述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模型的理论和建模步骤基础上,以桐城小花茶叶为评价对象,选用采摘前15 d无农业气象灾害影响条件下的平均气温、平均相对湿度、平均日照时数、平均日降水量等作为评价因子,进一步介绍了建立农产品气候品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模型的具体过程与技术方法。实践表明,应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构建的桐城小花茶叶气候品质评价模型评价结果客观、科学、可靠,与实际
阅读是获得知识的最根本、最好的方法。通过对听讲与阅读的对比,我们发现,阅读能得到更多的知识。信息论已经证实,图片文本所能传达的信息流量是由声音传输的105倍。数学阅读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基础。
<正>在新的"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理念升级、形态创新与内容优化的全新场景。为解决传统思政教育存在的育人难题,实现思政教育的理想育人成效,促进思政教育创新与全面育人实现一体融合,需要以学生思政学习诉求为核心,通过充分关注学生的培养诉求,精准收集学生的培养需求,通过重点回应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思想问题,真正实现思政教育的全面创新与根本优化。本文将结合《新媒体视角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创新
期刊
21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化背景下许多传统模式的发展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大学生思政教育也不例外。文章分析了大学生的年龄、性格等特点,以及他们在信息化背景下的现状,然后从思政工作教育者的角度及信息化背景下教师的教学态度方面入手,探究了信息化给大学生思政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着重分析了面对信息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思政教育工作应该如何改革创新,如何更好地引导大学生的成长。
在疫情反复、地缘冲突、经济下行并存背景下,人类社会正在进入以“Permacrisis”(持久危机)为特征的新时期。全球新闻传媒业在制度、生态和技术层面的发展方向也面临着高度的不确定性。本文基于PEST分析的框架,利用扎根理论的方法提炼海外学者和媒体人对于2023年全球新闻传播发展趋势预测的访谈,形成了政治层面,跨国危机凸显数字平台网缘政治格局、国际新闻报道要求真正实现“国际化”;经济层面,老牌社交
目的 分析重庆市≥45岁健康体检者听力损失现状,并探讨该地区健康体检者听力损失相关因素,为防治听力损失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重庆市某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45岁人群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血生化指标检测及听力检测,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听力损失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5 849名重庆市≥45岁健康体检者作为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