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经意传输(ObliviousTransfer,简称OT)是密码学中一种重要的工具。在1992年,Beaver首次对单机的OT协议的安全性做了形式化的定义[3],将现实的OT协议与理想的OT系统进行比较,要求攻击者的视图是不可区分的。在文献中的大多数OT协议考虑的都只是在单次执行下的安全性。而在协议并发运行时,由于消息的传送是交错进行的,攻击者很可能会通过对消息进行某种调度,对协议进行攻击。因此,Garay和Mackenzie[38】于2000年提出了并发OT协议,并证明了其在并发运行的环境中的安全性;然而,他们的协议却不是常数轮的。Naor等人丁01年提出的两轮的OT协议『581虽然可以同时执行多次,但其安全性却并不完全是基于Beaver的安全性定义。在他们所用的安全性定义中,接收方的安全性所针对的只是半诚实的发送方。因此,在本文中,我们对常数轮的、并发安全的OT协议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在分析了OT方面已有的工作之后,我们研究了如何在随机Oracle模型和公共引用串模型中构造常数轮的并发安全的OT协议。
首先,我们给出了一个随机Oracle模型下的OT协议。在证明了其安全性及其存在的问题后,我们又在该模型下利用非交互式零知识的知识证明构造了两轮的并发安全的f二中取一的)OT,并将其扩展到了Ⅳ中取尼的情况。接着,我们在公共引用串模型下构造了一个三轮的并发OT,并证明了其安全性。考虑到该OT协议的计算效率不高,我们义考虑了如何降低OT的计算代价,利用[391中的Q协议构造了高效的五轮的并发OT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