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系统评价血必净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制定治疗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系统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平台、维普数据平台(VIP)、Pubmed、Ovid、Embase、Cochrane library,手工检索未发表的阴性文献和追查回顾参考文献,收集血必净治疗ADRS的随机对照研究(RCT)和半随机对照研究,时间截止于2015年12月31日。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系统评价方法,两名评价员独立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研究进行资料筛选、质量评价及有效数据提取,如出现意见分歧通过讨论或第三方判定解决。最终采用RevMan 5.3软件与Stata 12软件进行分析后绘制森林图及敏感性分析图,并通过漏斗图了解发表偏倚情况。结果:①共纳入15篇文献,包括ARDS患者947例,其中男性564例,约占总例数60%;女性383例,占总例数40%,男女发病率约1.5∶1。纳入研究质量一般,均存在中度偏倚风险可能。②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预后方面,血必净组与对照组相比可降低ARDS患者病死率[RR=0.56,95%CI=(0.45,0.70);P<0.00001],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RR=1.60,95%CI=(1.30,1.96);P<0.0001]。降低ARDS患者APACHE-II评分[WMD=-2.43,95%CI=(-3.55,-1.30);P<0.0001]及肺损伤评分[WMD=-0.25,95%CI=(-0.34,-0.17);P<0.00001];提高ARDS患者氧合指数[WMD=44.09,95%CI=(39.60,48.59);P<0.00001]。在下调炎症介质方面,血必净组与对照组相比可降低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SMD=-1.08,95%CI=(-1.54,-0.63);P<0.00001]、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SMD=-1.12,95%CI=(-1.53,-0.71);P<0.00001]及白介素6水平[SMD=-0.96,95%CI=(-1.19,-0.72);P<0.00001]。漏斗图提示发表偏倚可能性小。③仅3篇研究报道血必净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余研究均未描述有无不良反应;由于其机械通气时间敏感性分析结果不稳健而未行合并分析。结论:血必净可以改善ARDS患者的氧合功能,下调炎症介质水平,减轻机体炎症反应,从而改善其预后。但由于本研究的局限性,日后尚需设计严谨的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临床随机对照实验予以进一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