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几年,埕北凹陷古近系勘探取得了可喜成果,预示着巨大的勘探潜力。但是其烃源岩生烃潜力、输导体系发育等成藏控制因素尚不明确。文章综合运用了地质、地化、地物等多种资料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埕北凹陷古近系勘探取得了可喜成果,预示着巨大的勘探潜力。但是其烃源岩生烃潜力、输导体系发育等成藏控制因素尚不明确。文章综合运用了地质、地化、地物等多种资料对研究区古近系烃源岩的发育特征及生烃潜力作出了系统评价,同时对油气成藏过程中的输导体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对Es3、Es1和Ed三套烃源岩进行了地化.测井综合评价,认为凹陷Es3为主力烃源岩,Es1为次要烃源岩,Ed为非烃源岩。凹陷总生烃量为12.2亿吨,其中Es3烃源岩生烃量为10.9亿吨,占89.3%。提出了烃源岩综合评价指数SI,结果表明Es3为Ⅰ类烃源灶,Es1和Ed为Ⅲ类烃源灶。利用生标特征等信息对研究区已发现油气进行了油源对比,认为研究区陡坡带油气大部分来自于Es3烃源岩,极少量为Es3和Es1混源,而缓坡带油气全部来自于Es3烃源岩。
对研究区输导要素(砂体、断层和不整合)进行了定量评价,明确了成藏期和现今输导体系的发育特征。通过地震相分析明确了砂体的分布特征并对其现今和成藏期物的物性进行了评价,认为Es3下-2和Es3中是主要的骨架砂体;研究了主要油源断层的活动性和封闭性,并与成藏期匹配,阐明了断层在不同时期、不同部位的输导性能差异,认为成藏期时断层是主要的油气运移通道,现今活动趋于静止起到一定的封闭作用;通过研究不同级别不整合的结构和不整合面上下的岩性配置及物性,明确了不整合的输导性能,认为研究区一级不整合可横向输导油气,二级不整合主要起圈闭作用。此外,对于流体势的研究确定了现今和成藏期时流体的优势运移方向。
最后综合分析了烃源灶和输导体系对研究区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总结了陡坡带和缓坡带不同类型的油气成藏模式,并对研究区古近系的勘探前景进行了预测。
其他文献
机器人足球作为多智能体和分布式人工智能研究的标准平台,包含着许多未来发展的关键技术,是典型的多学科研究,现已成为热点研究课题。而类人机器人代表了机器人的尖端技术,机
【摘要】王君和黄厚江都是语文特级教师,他们的《背影》教学课例为分析和研究散文教学提供了一个途径。两位教师的《背影》课例既有共同点,如依据文本体式来教学、咬文嚼字体会作者的情思、“知人论世”理解课文,在教学目标、导入方式等方面又有各自的特色。通过两个课例的比较研究,得出散文教学的启示,从而为当前的散文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背影》;散文教学;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
【摘要】通过对窦桂梅老师课堂教学的分析发现,其教学艺术在课始、课中、课终三个阶段具有不同体现。课始阶段体现为导入艺术,课中阶段体现为提问、评价、朗读艺术,课终体现为板书、总结艺术。 【关键词】窦桂梅;阅读课堂;小学语文;教学艺术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窦桂梅老师的“主题教学”是通过确立主题,将“听说读写”训练和“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统
利用地震资料,地质资料和测、录井资料等,在“V-C理论”的指导下建立了涠西南凹陷古近系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并在层序格架的基础上,解剖了层控和相控下的隐蔽圈闭类型及分布规律,
声强具有方向性的优势在现代声学测量中得到体现,声强测量不需要特定的消声室或半消声室,随着声强技术和测试软硬件的发展,声强测量已广泛应用于声功率测试、噪声源识别、声场特性分析等方面。声强技术的应用离不开高精度的测试系统,传统的声强测量系统价格昂贵,有限差分的存在使得测试频域受到探头间距的限制,宽频噪声需分段多次测量。本文在采用修正算法运用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虚拟仪器技术开发出一套便携高效、精度高、低成本
珠江口盆地潮汕地区中生界地层厚度大而全,前期勘探部署了多条二维地震测线、及靖海三维地震区,在潮汕地区北部部署LF35-1-1井。前期在地震地层层序,岩性、沉积等方面已取得
舱门是舱门训练器结构中的一个重要部件,主要功能是使其能按照预定的轨迹运行。舱门的理想运动轨迹与实际运动轨迹的偏差程度,直接反映了舱门训练器的设计质量。本文借助Pro/
东营凹陷沙四下盐湖相油气勘探已经成为胜利油田重要的勘探领域。盐湖相油气圈闭规模小、深度大、分散、勘探难度很大,对于储层的分布往往不能精确预测,另外,对于盐湖相内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