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氨酸脑啡肽单独或联合IL-2、IFN-γ对小鼠CD4<'+>T细胞作用的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蛋氨酸脑啡肽(Methionine Enkephalin, MENK),是由肾上腺产生的前激素和前脑啡肽衍生而来,由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内源性阿片肽。近年来研究表明,适宜浓度的MENK通过作用于免疫细胞上阿片受体(Opioid growth factor receptor,OGFr),对免疫系统活性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有人称它为新型细胞因子或阿片生长因子(Opioid growth factor,OGF)。经典阿片受体可分为μ(mu)、8(delta)、κ(kappa)等几种亚型,MENK通过与这些受体的相互作用而起到免疫调节作用。在过去的研究中,证明了MENK单独或与其它细胞因子(IFN-y或IL-2)联合应用能增强机体免疫细胞的功能,但是对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特别是对CD4+T细胞的作用机理,经MENK刺激后CD4+T细胞数量和活性的变化,细胞因子产生情况,至今未见报道。本实验通过体内外MENK单独或联合IL-2、IFN-γ对C57BL/6小鼠CD4+T细胞数量,CD4+T细胞阿片受体mRNA表达量以及细胞因子产生量的变化,以其来阐明MENK对CD4+T细胞的具体免疫效应,为MENK的潜在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实验材料和方法一、实验动物C57BL/6小鼠18-20g,SPF级,购自上海斯莱克实验动物有限责任公司。二、实验方法1、原代细胞培养、处理及磁珠分离纯化CD4+T细胞;2、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处理组CD4+T细胞数量;3、半定量RT-PCR检测比较阿片受体μ、δ、κmRNA表达水平;4、ELISA法检测CD4+T细胞产生IL-2、IFN-γ的水平。结果一、流式细胞术体内外各实验组小鼠脾CD4+T细胞数量与对照组比,均明显增加(P<0.05),体内MENK+IL-2组和MENK+IFN-y组与MENK组相比CD4+T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5),体外MENK+IL-2组和MENK+IFN-y组与MENK组相比CD4+T细胞数量无明显增加(P>0.05)。二、半定量RT-PCR体内外实验组小鼠脾CD4+T细胞均检测到μ、δ、κ三种阿片受体mRNA的表达,且各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μ、δ受体mRNA的表达量均明显增加(P<0.05),K受体mRNA的表达量无明显增加(P>0.05)。体内MENK+IL-2组和MENK+IFN-y组与MENK组相比小鼠脾CD4+T细胞μ、δ受体mRNA的表达量均显著增加(P<0.05);体外MENK+IL-2组和MENK+IFN-y组与MENK组相比μ、δ受体mRNA的表达量无明显增加(P>0.05)。三、ELISACD4+T细胞上清液中IL-2、IFN-γ的产生水平:体内外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均明显增加(P<0.05),体内MENK+IL-2组和MENK+IFN-y组与MENK组相比IL-2、IFN-y量显著增加(P<0.05),体外MENK+IL-2组和MENK+IFN-y组与MENK组相比IL-2、IFN-y量无明显增加(P>0.05)。结论MENK单独或联合IL-2、IFN-y,在体内能显著增加小鼠CD4+T细胞数量,CD4+T细胞μ、δ阿片受体mRNA水平表达及细胞因子IL-2、IFN-y含量;体外MENK单独应用可以显著增加小鼠CD4+T细胞数量,CD4+T细胞μ、δ阿片受体mRNA水平表达及细胞因子IL-2、IFN-γ含量;但体外MENK联合IL-2或IFN-y与MENK单独作用时相比无明显差异。
其他文献
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为高校学术行为的异化和科学化研究提供了新视角.从布尔迪厄场域理论视角来看,高校学术行为存在异化现象:学术资本的优势累积导致学术行为的浮躁和趋同;学
目的:研究以聚乙烯亚胺-海藻酸(PEI-alginate)纳米粒为载体的siRNA干扰淋巴管内皮祖细胞(lymphatic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LEPCs)的VEGFR-3基因表达,探讨以LEPCs为靶
目的:后循环缺血的主要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后循环缺血的机制为大动脉的狭窄和闭塞引起的低灌注、血栓的形成及动脉源性栓塞等。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后循环缺血患者的椎
“炎帝神农氏”称谓的形成过程及演变轨迹,可分以下几个阶段:战国以前,“神农氏”与“炎帝”二者截然分开,有着严格界限;战国时期,二者开始交叉叠合;西汉仍以区分为主,两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