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古诗词中引述部分的翻译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hy1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译作为沟通英汉两种语言的桥梁,其重要性不言自明。文化的交流是沟通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古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精粹更是文学翻译领域的重中之重。值得注意的是,在众多中国古诗词中有很大的一部分作品中包含了对话成分,这些直接或间接的话语统称为引述部分,它们对增添诗词的真实性和生动性起到了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然而,目前针对这一部分的翻译研究却并不多见。鉴于此,本文将主要通过理论构建与翻译批评的研究方法,运用语言学原理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对中国古诗词中引述部分的翻译进行评析。在理论构建方面,论文首先给中国古诗词中的引述部分下一个定义,明确研究范围。随后分别对引述的核心概念和相关术语进行阐述,搭建理论框架。运用John 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以及Paul Grice提出的合作原则将引述和对话进行比较,突出引述的特征,避免概念的混淆。在翻译批评方面,论文从具体的构成要素与深层次的句法层面两部分着手,对中国古诗词中引述部分的翻译进行质的评析,归纳翻译的指导理念。同时,论文运用翻译语境原理,研究同一引述部分的多译本翻译。其中,共时对比强调中国古诗词理解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在译文中的体现,而历时对比则反映了审美标准的变化、社会语境对翻译的影响。综上所述,全文旨在对中国古诗词中引述部分的翻译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并整理出翻译中国古诗词时行之有效的指导意见,最终达到完善引述研究的理论体系、拓宽中国古诗词翻译的研究领域的作用。
其他文献
天麻熄风口服液是我院内一科的经验处方,由菊花、黄芩、大黄等17味药组成,具有平肝熄风、化痰开窍、活血通络之功。为了有效控制该药的内在质量,笔者对其主要成分进行薄层色谱鉴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心理压力状况,通过现状分析找出自我调节的措施。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石家庄市第三医院418名护理人员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87%的护理人员存在较大压力
人体词是指人的“头、眼、口、心、手、脚”等表示人体部位的词,汉语和波斯语里面都很容易找到跟人体词有关的惯用语,其用法和意义也非常灵活。在学习、使用汉语和波斯语的过程
为探索高效的近岸海水污染处理及生态修复方法,采用硝酸氧化法对黏胶基碳素纤维(Carbon fiber,CF)进行氧化改性,并利用改性后的黏胶基CF处理近岸模拟污染海水,研究了改性CF对
模糊性是语言的固有属性,广泛地存在于人类语言中。英语自然也不例外。在复杂的英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不仅会遇到英语语言本身的模糊,也会遇到英汉两种语言由于在语音、词汇、语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介绍了以钛酸四丁酯和自制高纯醋酸钡为主要原料,采用溶胶–凝胶一步法(sol-gel)制备限流用BaTiO3系PTC陶瓷材料的工艺路线,用正交实验法研究了Ti/Ba,Pb,Ca,Y,Mn等组分因素对
实验室建立了水质中微量亚硝酸盐的测定方法。在弱酸性条件下,亚硝酸盐先与对氨基苯磺酸起重氮化作用,然后在碱性介质中与8-羟基喹啉偶合成橙红色染料。结果表明,亚硝酸盐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