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厂拌热再生技术作为目前主要的公路养护技术,其施工工艺有别于普通沥青路面施工工艺。若在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不足,将大大的降低再生沥青路面建成后的使用寿命以及使用功能。如何在施工过程中既保证施工质量控制效率,又保证再生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是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关键。故本文提出了针对厂拌热再生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关键指标的质量控制方法,以实现施工过程的动态质量控制。本文首先分析了厂拌热再生施工过程的特殊性并初步构建了针对厂拌热再生技术的施工质量控制指标,并采用专家调查法对质量控制指标进行了初选,再在此基础上,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逐个分析了初选关键指标与再生沥青路面路用性能指标的关联度,最终确定沥青含量、4.75mm筛网通过率、13.2mm筛网通过率、空隙率以及施工温度为厂拌热再生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关键指标。为了更好的实现厂拌热再生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本文首先针对实验检测样本数量较小的关键指标(沥青含量、4.75mm筛网通过率、13.2mm筛网通过率、空隙率)构建了基于贝叶斯理论的具有双重质量控制界限的“小批量施工质量控制图”,再利用MATLAB软件以及三次样条函数插值法(TS)编制了摊铺碾压温度云图绘制的程序,使得摊铺碾压过程的温度控制有以往的单点控制到铺面温度的连续控制。最终结合国道G326厂拌热再生上面层铺筑AC-13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对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铺筑过程中质量控制的关键指标“空隙率、级配、沥青含量”分别绘制改进后的“小批量施工控制图”,通过双重控制界限的约束来判断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关键指标是否处在合理的可控范围之内,以降低常规控制图误发或者虚发报警的概率,提高施工效率。再根据面层摊铺碾压过程的单点检测温度,绘制了摊铺以及压实过程中铺面的温度云图,使得温度质量控制直观化、形象化,更容易发现面层在摊铺碾压阶段整个铺面的温度分布是否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