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巡检机器人的路径规划研究

来源 :山东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re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技进步和智能技术水平的提高,变电站值班开始向着无人或少人值守的方向发展。为推进变电站无人值守的进程,保证变电站电气设备的安全和可靠运行,利用智能巡检机器人完成对变电站设备的巡检,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方案之一。路径规划是巡检机器人实现自主运动的基础,主要包括全局路径规划、局部路径规划和车体运动学建模3个关键技术。全局路径规划是根据地图信息和任务信息,按照路径长度最短、转弯次数最少、综合策略最优等标准,规划出巡检机器人的运动路径;局部行为规划是在全局路径规划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周围环境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给出机器人的实时路径信息,即机器人的运动速度和转向角命令;运动控制系统实时接收路径规划结果,通过对车体运动进行运动学建模和分析,将速度指令分解到各个电机。本文针对变电站巡检巡检机器人的路径规划及其关键技术主要进行了如下研究:(1)分析了对变电站巡检机器人研究的迫切需求,以及路径规划对于巡检机器人的重要性。介绍了变电站巡检机器人国内外的发展状况和路径规划的研究现状。详细阐述了变电站巡检机器人的整体架构和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和功能。(2)对全局路径规划进行了研究,并使用栅格建模+波形传播搜索算法实现了对变电站巡检机器人的全局路径规划。在对单波传播算法研究的基础上又针对双波传播算法研究了变电站巡检机器人的全局路径规划,并在VC++6.0平台下进行了仿真验证。双波传播搜索算法对缩短路径搜索的时间具有重要意义。(3)对变电站巡检机器人的局部路径规划进行了研究,在总结学者专家研究的基础上使用改进的人工势场法+模糊逻辑的局部路径规划方法对巡检机器人进行局部路径规划。使用移动机器人仿真平台MobotSim对算法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克服了传统人工势场易陷入局部极小点的缺陷,在局部路径规划时具有较好的鲁棒性。(4)分析了变电站巡检机器人的导航方式,确定了对基于差分GPS/DR组合导航的导航方式进行讨论。重点研究了导航过程中的运动控制,首先对巡检机器人的运动进行了分析,然后根据运动学模型提出在GPS/DR组合导航系统下的运动控制算法,基于PD增益自适应调节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算法,最后对该算法的控制效果进行了matlab仿真实验,分别追踪方波和正弦波,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算法控制效果较好,在很短时间内能使系统达到稳定。
其他文献
通过对原营销电费资金对账工作分析,阐述了电费资金电子对账系统实现过程和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白芍总苷联合泼尼松治疗结节性红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荆州市中心医院住院收治的结节性红斑患者96例,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患者)和
目的探索院前急救护理在急性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2年5月—2014年4月该院收治的104例急性脑出血患者按不同护理方案和入院时间均分为观察组(实施院前急救护理)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严重异位骨化与关节僵硬的关系.[方法]对420例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访,其中9例出现了Ⅲ级异位骨化,分别测量并记录该9例患者术后2周、12个
近年来,肝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死亡率也位居前列。目前,手术治疗是肝癌唯一可能治愈的手段,但多数肝癌诊断时已属晚期,由于肝癌的异质性及对药物的敏感性各异,使得晚期肝癌的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eversible addition-fragmentation chain transfer,RAFT)自由基聚合是最近发展起来的一种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技术。该技术对聚合调控效果好、聚合条件相
静脉药物集中调配的探讨,通过列举传统静脉输液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静脉调配中心的优势。体现了静脉调配中心,能有效地避免护士对临床静脉用药的调配不当所造成患者的损害,同
目的 大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20年来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探讨大肠癌发生发展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异常重要。MAPK(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it
<正>中国工艺美术正经历着深刻而巨大的"转型","井喷"式的多元诉求以空前规模、速度和力量的交织并重,一系列国家战略、产业结构调整、文化发展导向等高度复合化与平台化构建
期刊
教师职后教育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和途径,具有系统性、层次性和灵活性等特征。教师专业发展意识和需求与职后教育实施效果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当前,由于应试教育局面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