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法治信仰养成研究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tlclx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群体的法治信仰状况影响社会整体的法治信仰水平,培育大学生法治信仰,是我国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是新时期加快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需要,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推进大学生法治信仰养成,需要在深刻理解法治信仰的内涵构成的基础上,把握其影响因素,并进而探究其主要路径。首先,理解大学生法治信仰的内涵构成是推进大学生法治信仰养成的前提。大学生法治信仰是大学生在理性认知法治的基础上自发形成的对法治的高度认同与期待,是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自觉践行法治理想、维护法律权威与尊严,并以此作为自己当前校园生活和将来步入社会的行事准则与指南。法治信仰包括法治认知、法治意识、法治能力和法治情感等四个核心要素,其中:法治认知是基础,法治信仰的实现要以一定的法治知识为依托;法治意识是核心,是基于法治认知基础上的法治思维以及法治认同;法治能力是关键,是法治信仰的外在表现,可以直接反映出大学生运用知识于实践的现实效果;法治情感是归宿,是法治信仰的内在体验,体现的是对法治的绝对信赖、依恋和忠诚。其次,把握大学生法治信仰的影响因素是推进大学生法治信仰养成的基础。大学生法治信仰养成受经济社会发展、高校法治教育、学生自身素质以及法治律制度体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传统治国理念与现代法治文化、社会政治生态与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导价值与现实法治氛围等,是大学生法治信仰养成的最重要的外部环境;高校法治教育中的教学组织与师资水平、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教育保障机制等,是影响大学生法治信仰养成的直接因素;大学生的自身素养,包括认知能力、道德素养、心理健康、学习动机等,是法治信仰养成的内在因素;法律制度的内容与法律适用的质量,则从法治认同感和归属感,以及对法律权威性与忠诚度的视角,间接影响大学生法治信仰养成。第三,优化大学生法治信仰的关键要素是推进大学生法治信仰养成的路径。基于法治信仰养成的影响因素,大学生法治信仰养成的推动应当从优化大学生自我教育、高校法治教育和法治信仰外部条件建设三个关键要素入手,探究法治信仰养成路径。自我法治教育的强化是根本路径,要充分有效地发挥大学生自身所拥有的主观能动性,让法治精神成为其内心的忠实信仰;高校法治教育的展开是关键工程,要充分发挥高校在法治知识传授、法治情感培育和法治能力培养方面的主体作用;良好外部条件的营造是现实基础,要充分协调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力量,全面有效推进大学生法治精神培育。近年来,高校加强与改进法治教育,大学生的法治信仰养成取得了一些成效,许多大学生在知法、尊法、守法过程中,形成对法治的认同和坚定信仰,具备自觉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社会生活问题能力。但是,部分大学生法治信仰缺失问题仍然存在,体现在法律知识缺乏系统性、法律信任存在不确定性、法律认知具有功利性和法律信仰与行为选择脱节等多个方面。为此,需要结合法治信仰养成的影响因素以及关键要素,加强与改善大学生法治信仰培育工作。一是系统强化大学生自我法治教育。需要准确把握自我法治教育的内涵与特征,明晰自我法治教育的机制,增强大学生自我意识;要从塑造独立人格、培育法治情感和形成法治思维等方面引导大学生不断拓展自我教育内容,推动教育方式多元化发展,以提升自我教育的效果。二是改革创新与全面优化高校法治教育。高校要在明确法治教育定位,传授法治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法治理念和法治价值的培育,通过培养大学生的法治情感,进而形成法治信仰;要从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教育模式、教师队伍以及支撑条件等多个维度,全面推进法治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三是营造助力大学生法治信仰养成的外部条件。大学生法治信仰养成与校园外部环境存在互动关系。政府与社会要保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创设有利于大学生法治信仰养成的外部条件。国家、社会、高校应当转变教育理念,从法治中国建设的高度重新审视大学生的法治教育问题,多元协同促进大学生法治信仰的养成。
其他文献
空间互联系统是多个相似的子系统以互联链方式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类大规模系统。由于模型既存在时间变量,又存在空间变量,因此也是一种多维系统模型。相比传统的二维系统,空间互联系统的主要特点是将空间变量的因果性和非因果性同时考虑在内,并且将空间变量的维度拓展到了任意维。这些特性赋予了系统模型更好的泛化能力,同时也给系统分析与控制带来了本质上的差异和实质性的困难,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重点研究了具有
微生物胞外多糖具有抗肿瘤、降血脂、抗氧化、降血糖、抗凝血、和抗病毒等生物活性,在生物医药和功能食品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琥珀酰聚糖是由农杆菌和根瘤菌分泌的一类由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的胞外多糖,含有一些非糖醛取代基,包括琥珀酸基、丙酮酸基、和乙酰基等。琥珀酰聚糖可介导细菌与植物间的相互作用,在共生固氮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关于琥珀酰聚糖是否对人和哺乳动物的生理反应有调节功能是不清楚的。本课题通过制备一
在微波领域中,不同的应用背景通常对天线的方向图和波束提出不同的要求。本论文基于谱域格林函数、惠更斯等效原理、漏波和绕射机理结合HFSS外挂优化器、商用仿真软件等工具利用平面覆层对天线的方向图和波束进行调控,以此研发了一些性能优越的平面覆层天线,它们可以满足许多微波系统对天线的多种需求。本论文的研究内容概括如下:1.基于谱域格林函数的介质覆层天线方向图综合:(1)对于给定谐振频点的双层均匀介质覆层双
电磁超表面结构作为一种超材料(Metamaterial),因其具有自然界中不具备的电磁特性,近年来备受关注。其中,人工磁导体(Artificial magnetic conductor,AMC)结构具有在特定频率范围内对平面波呈同相位反射的电磁特性,既可作为天线的地板,也可作为一种直接辐射单元(又被称作超表面天线),能够突破传统天线的结构与性能极限,给无线通信系统中天线的研究带来新的思路。随着无线
我国生物质资源丰富,生物质气化被认为是利用生物质资源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但是,在生物质气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粘度大、难转化、有毒性的生物质焦油。生物质焦油的存在会影响生物质气化系统的稳定运行,增加了后续气体的分离设备,提高了生产成本。同时,生物质焦油的成分主要是由乙酸、丙酮、苯、苯酚等化合物组成,是具有高碳氢比的能源,作为废弃能源利用能够有效的提高生物质转化效率。本文选择La Ni O3钙钛矿
富勒烯分子具有刚性π共轭三维笼状结构,在光学、电学方面具有很多的本征优势。常温常压下的溶剂体系中,富勒烯可以利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自组装形成具有一定规则形貌的晶体材料。这些晶体材料在生长过程通常难以控制自组装的聚集速度,限制了微观尺度下对富勒烯晶体材料的调控,这使得富勒烯材料在实际的光学、电学应用中难以充分发挥其本征性能。本学术论文针对于在液相自组装过程中富勒烯聚集结构调控的不足,积极探索富勒烯自组
由于日益严重的环境和能源危机,发展高能量密度且具有高安全性、低成本的水系电化学储能器件成为目前能源领域研究热点之一。电极以及电解液作为水系电化学储能器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器件比容量、循环性能、倍率性能、安全性能等性能的关键因素。首先,电极材料自身表面/界面结构会从离子传输、电子传导、电化学反应动力学、离子存储位点、结构稳定性等几个方面影响电极电化学性能。另一方面,除了单一电极材料的设计,电极-
基于四象限探测器(Four-Quadrant Detector,4-QD)的激光定位测量技术结合了光学原理和信号处理技术,具有灵敏度高、分辨率高、响应和计算速度快等优点,能够对光敏面上的照射光斑进行高精度定位检测,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军事和民用领域。然而,测量系统的非线性和测量环境的干扰等问题限制了该技术的探测性能与应用范围,具体表现为探测器及电路的非线性光电响应、光斑分布的非线性变化、测量环境中的大
磁性聚合物复合材料广泛应用在生物、环境和能源等前沿领域,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然而,磁性聚合物复合材料存在制备过程繁琐和难以二次修饰等缺陷,严重限制其发展和应用。基于以上问题,本论文受贻贝启发简单高效地制备了磁性聚多巴胺微球,并在此基础上借助聚多巴胺的二次修饰特性,相继开发了四种聚多巴胺介导的磁性聚合物复合材料,同时结合磁性纳米颗粒的理化性质,将复合材料应用于吸附和催化等领域,并通过一系列材
在网络化系统中,相比于传统的周期时间触发网络数据传输机制,非周期的事件触发传输机制带来了如节约网络带宽,延长传感器使用寿命,增强传输信息安全等优势,成为了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目前,相比于事件触发控制问题,对于事件触发观测问题的研究还相对较少,且存在以下不足:一,对于观测器结构而言,间断连续混杂结构的观测器更适用于采样数据系统,然而目前对于混杂观测器的研究,大多基于周期采样的系统输出,缺乏对事件触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