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的经济效果研究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ny2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在2010年出台了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的评选工作,旨在从全国范围内,自2011年开始,往后每1-2年评选出一批国家级示范区。该政策以政府为主导、以社区为依托,通过开展系列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疾病筛查及慢病规范化管理等活动,目标是实现区域内慢性病的早诊早治和减轻慢性病经济负担,同时引导慢性病患者下沉到更低级别的医疗机构就诊。本文基于中国两座国家中心城市的医疗机构与住院患者结合的微观医疗行政大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和事件研究法,全面系统地评估示范区的经济效果,即分析示范区试点前后对辖区内所有患者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就医行为、医疗费用和医疗服务质量的影响、影响传导机制以及长期影响。本文研究主要内容和结论具体如下:第一,示范区试点对慢性病患者的影响及机制分析。结果显示:(1)在示范区试点后,示范区的慢性病住院人次显著增加,表明示范区释放了慢性病患者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并且,影响的传导路径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和疾病防控、干预和管理力度的提升,同时,慢性病患者做手术的概率显著增加,结合慢性病患者次均非手术治疗费和手术用耗材费显著下降的结果,表明示范区潜在的慢性病患者实现了疾病的早诊早治;(2)二级医院慢性病住院人次显著增加,其他等级医院住院人次变化不明显;(3)住院患者次均医疗总费用显著下降,分项费用结构发生改变;(4)医疗服务质量有所提高,表现为住院日无显著变化,院内死亡率显著下降;(5)对慢性病患者的影响在不同年龄段患者之间存在差异,并且在不同防控、干预和管理强度的慢性病种之间同样存在差异。第二,示范区建设对慢性病患者的长期影响分析。结果表明:(1)在示范区试点前,示范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服务水平和疾病防控、干预和管理强度显著提高,以满足相关考核指标并评选为示范区,但是长期影响不明显;(2)示范区慢性病住院人次在试点的前1年起显著增加,并且在试点后短期内显著增长,但长期住院人次变化趋势存在波动;(3)示范区试点的前1年至后2年,示范区慢性病患者更倾向于前往三级医院住院,而在试点2年后更倾向于前往二级医院住院;(4)次均住院费用在短期内下降,长期变化不明显,患者住院日在示范区试点前后无显著变化,院内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5)对慢性病患者的长期影响效果在不同年龄段患者之间存在差异,并且在不同防控、干预和管理强度的慢性病种之间同样存在差异。第三,示范区建设对非慢性病患者的影响。结果发现:(1)示范区存在“溢出效应”,即在示范区试点后,相较于非示范区,示范区非慢性病住院人次显著增加,并且影响的传导路径同样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和疾病防控、干预和管理力度的提升,此外,结合非慢性患者做手术概率显著增加和次均手术用耗材费显著下降的结果,推断示范区同样使非慢性病患者实现了疾病的早诊早治;(2)二级和三级医院非慢性病住院人次显著增加,其他等级医院住院人次变化不明显;(3)次均住院总费用无显著变化,但分项费用结构略有变化;(4)示范区非慢性病患者的医疗服务质量同样有所提高,表现为住院日无显著变化,院内死亡率显著下降。基于以上结论,本文发现无论是对于慢性病还是非慢性病患者,示范区均释放了其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并使其疾病得到了早诊早治,同时医疗服务质量也有所提升,但是对不同疾病类型的患者在就医选择行为和减轻医疗负担作用方面的影响存在差异。因此政策制定者应当顺应慢性病和非慢性病患者就医行为特点,一方面积极推进慢性病分级诊疗的工作,另一方面还应增强社区干预非慢性病患者的力度,同时建立基层政府长效工作机制,并加强对医疗服务供方行为的监督。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从经济学视角系统研究了示范区试点建设的效果;(2)基于大样本微观数据,分析示范区对住院医疗服务的影响。
其他文献
化工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工业生产过程具有复杂性、多样性、潜在危险性大等特点,生产设备向大规模、自动化发展,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部分化工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较大问题,致使生产事故频发。在化工业所有类型事故中,火灾爆炸事故占比高、危害性大,因此,有必要提出化工业火灾爆炸事故预防方案,帮助化工企业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文章通过对我国化工业火灾爆炸事故发生频率和
优化色谱条件并测定巧克力食品中7种合成色素,有效分离柠檬黄和新红色谱峰。样品经聚酰胺粉吸附、解析、富集后,在波长为254 nm条件下,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经二极管阵列器检测、甲醇+乙腈(1∶1)和0.02 mol/L乙酸铵溶液梯度洗脱后,外标法定量。7种合成色素在质量浓度为0.5~20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8~0.999 9,在0.500,2.000,10.000这3个质
中职学校同应用类本科学校实现衔接,是满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一种必然要求,能够为社会、行业、企业提供更多高水平的应用人才。同时,这也是实现“终身教育”目标的一种途径。文章从中职学校毕业生面临进入应用类本科学校继续深造的现实需求出发,探讨如何更好地衔接两类学校的人才培养活动,主要从两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所使用的课程体系、组织的职业能力培养活动、教学评价活动、学分制度以及政策、行业类外部因素等角度探讨
脑科学是理解人和自然的“终极疆域”,现已成为重要的科学和技术前沿领域之一。该文主要从研究计划、研究进展、产品研发与产业发展的视角分析2022年脑科学与类脑智能领域的进展,并对未来发展趋势加以展望。2022年,美国、中国等国家/地区的脑计划取得较大进展;在脑图谱绘制、脑发育与脑认知功能解析、脑疾病机制探索及类脑智能技术与产品开发方面取得重要研究突破;脑疾病药物研发管线丰富,将推动相关产业快速发展。未
随着智慧要素在不同领域的广泛应用,基于“智慧+”的个性化服务方式逐渐成为信息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和方向。作为“十四五”时期智慧服务建设的重要项目,图书馆将会在新理念和新技术的引领和支撑下更加重视用户的中心地位,大力发展基于用户画像的个性化推荐服务系统,转变传统僵化思维,构建“书找人”的主动服务范式。文章简述了用户画像的概念和形成步骤,分析了图书馆构建基于用户画像的个性化推荐系统的参与要素、服务框架与
老旧小区改造是我国城市化建设非常重要的内容。老旧小区以老年群体较多,对老旧小区进行设计和改造时需要满足老年人户外活动的要求。如何推进老旧小区户外公共空间适老化更新设计是相关领域工作人员研究的重点。本文对老旧小区户外公共空间适老化更新设计有关内容进行了分析。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养老问题成为社会焦点。老年人受传统观念影响,大部分选择居家养老,城市社区成为老年人户外活动的主要空间。经调研现阶段城市社区的适老化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普遍的问题就是难以满足老年人身心需求。本次研究主要针城市社区老年人活动空间缺失和设施设备不完善等问题,结合现在全龄段居住区景观设计标准,提炼社区适老化设计要素,提出适老社区标准。从长远角度改善社区环境,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