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现行的农村医疗体制是二元社会结构下的一种“延伸”,是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与城乡统一医疗市场的一种“失衡”的并存。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现状直接导致了城乡居民收入的巨大差距,然而,医疗市场却是统一的,并且医疗价格和医药价格都是根据城市的标准制定的。不仅使得农民看不起病,而且严重制约了建立农村医疗卫生保障的可行性。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具有较典型的公共产品特征,仅依靠市场机制难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最大限度的增加社会福利,政府对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提供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认为,财政资金的支持在提高我国农村居民的医疗卫生水平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目前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下,政府财政在农村医疗卫生方面的支出总量、结构和效率等方面都需要改善。财政资金的支持在于提高农村医疗卫生的公平与效率,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农村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在此过程中,要重新定位财政在农村医疗卫生改革中的职能,发挥财政的资源再分配职能,缩小城乡居民在享受医疗卫生服务方面的差距,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文共分五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导论介绍了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的研究情况,以及本文的研究框架思路。第二部分是财政支持我国农村医疗卫生的概述,首先研究了农村医疗卫生的公共品特性,即财政支持农村医疗卫生的理论基础;其次介绍了财政支持农村医疗卫生的研究范围以及概念内涵的界定。第三部分分析了财政支持农村医疗卫生的资金总量与结构,财政支持农村医疗卫生绩效的实证分析,财政支持农村医疗卫生存在的问题以及该问题对农村医疗卫生绩效产生的影响。第四部分分析了财政支持农村医疗卫生存在问题的原因,从三个方面对此作了分析。第五部分则是在前面几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财政支持农村医疗卫生的目标选择以及政策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