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EPC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探讨

来源 :泰山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YA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lin,ADM)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 EPC)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外周血获取单个核细胞,将其接种在人纤维连接蛋白包被的24孔培养板,培养4d后,随机分为8组:对照组、不同浓度(10-6,10-7,10"8,10-9mol/L)ADM4组、ADM及ADM22-52 (ADM受体拮抗剂)组、ADM及LY294002 (a PI3K inhibitor)组、VEGF组。换液分别加入不同浓度ADM(10-6,10-7, 10"8,10-9mol/L)、ADM (10"7mol/L)及ADM22-52(10-7mol/L)或LY294002(10-5mol/L)、20ng/mlVEGF培养3天。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鉴定FITC-UEA-I和DiI-acLDL双染色阳性细胞为正在分化的EPC,并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计数。分别观察EPC的集落形成情况、粘附能力和体外血管生成能力。部分换无血清裸培养基培养一天诱导凋亡,Annexin V-FITC处理,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情况。结果ADM呈浓度依赖性显著增加外周血EPC数量[10-9,10-8,10-7,10-6 mol/L时EPC数量分别为246±31,284±42,328±49,206±28(对照组168±36,P<0.05)];ADM呈浓度依赖性显著改善外周血EPC的粘附能力[10-9,10-8,10-7,10-6 mol/L时贴壁EPC数量分别为50±10,62±9,82±13,72±12(对照组39±8,P<0.05)]和体外生成血管能力[10-9,10-8,10-7,10-6 mol/L时分别为26±4,29±5,35±5,29±5(对照组21±5,P<0.05)];ADM呈浓度依赖性显著降低外周血EPC的凋亡率{10-9,10-8,10-7,10-6 mol/L时EPC凋亡率分别为(34.4±6.8)%,(29.5±5.2)%,(21.9±4.5)%,(30.5±4.8)%[对照组(44.6±6.1)%,P<0.05]}。10-7mol/L浓度ADM对EPC数量、功能及凋亡率的影响最为显著。ADM22-52组和LY294002组EPC数量、功能及凋亡率较对照组无明显变化。ADM (10-7mol/L)和VEGF(20ng/ml)对EPC数量和功能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结论ADM可通过P13K通路增加EPC的数量且伴随着功能的改善,抑制EPC凋亡;改善内皮功能。意义ADM能诱导EPC的分化,并上调体外培养EPC的数量,改善EPC的功能,且P13K/Akt通路在其中起主要作用。提示通过药理干预方法提高EPC数量调节EPC功能可以成为提高缺血后新生血管化的新策略,继而为冠心病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治疗观念。肾上腺髓质素具有促进内皮细胞及其前体细胞EPC数量增加的作用及抗凋亡作用,可能成为保护血管内膜阻止粥样硬化病变发生发展的一个新的策略。
其他文献
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人体肝脏病变,是一种呈世界性分布的传染性疾病。HCV急性感染后大多数人(约70-80%)常发展为慢性感染,但也有部分人(约20%)能够自发清除病毒,其自
目的:1.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小细胞肺癌(SCLC)中发生、发展的作用及其血清VEGF对SCLC患者诊治的临床意义和预后价值. 2.探讨SCLC患者血清VEGF水平与血清胃泌素释
研究背景:心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疾病,随着疾病的进展70%的患者会发展为冠心病(CHD)、急性心肌梗死(AMI)甚至慢性心功能不全(CHF)。CHD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冠状动脉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