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在中国当代散文中的变迁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iderki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散文”这个名称是“五四”时期才有的。在现代,广义的散文包括除去诗歌、小说、戏剧、影视文学之外的一切记叙性、议论性、抒情性的文体,这样,就有了叙事散文和议论散文和抒情散文的分类。狭义的散文则专指抒情散文。这是因为随着文体的不断发展,叙事散文中的通讯、特写、人物传记、报告文学等,都已经逐步发展成为独立的文体,议论散文则有了自己专门的名称——杂文,也从散文中分离了出来,剩下的就只有抒情散文,即狭义的散文。本文仅以当代中国大陆狭义的散文作为研究的对象。 散文中的“自我”一般分为四个层次:一是实生活层次,进行表层的生活运动;二是情感层次,开始内在的情感运动;三是性灵层次,深化着“自我”的心灵运动;四是生命体验的层次,展现奥秘的人性及生命运动。以这四个层次为参照,可发现:杨朔、秦牧、刘白羽散文中的“自我”意指时代的代言人,与时代共名,是大我;巴金、贾平凹散文中的“自我”是指本真“自我”;新潮散文中的“自我”描述的是非常态的梦幻“自我”;余秋雨、张承志散文更多的是去关注群体文化人格;90年代的女性散文作者对“自我”的书写如惊鸿一瞥,显示着与男性相比毫不逊色的文学创造力。在这些散文中,苦难的历史记忆,深刻的文化反思,生命化的自然体验,对于日常生活的热爱,对于深层生命意识的发掘,都以女性经验的形式呈现出来,中国女性的主体意识在这里得到了自由的表达。
其他文献
苏青与张爱玲曾经齐名,但她们文学作品的生命力却不可同日而语。苏青的走上文坛,既存在必然因素,也有极大的偶然因素。家庭婚姻的不幸,上海孤岛与沦陷的环境给她带来人生的苦难,但
本文从上虞地区的地名入手,从语言和文化两个层面对该地区地名进行分析。地名的语言是地名的表层,对其分析和研究可以发现地名在语音、语义、修辞等诸多方面的特点。地名的特殊
新历史主义(Newhistoricism)作为一个20世纪80年代诞生于英美文化界和文学界的人类文化学理论,它打破了形式主义的文本中心论和旧历史主义的历史决定论,对历史文本加以释义和政
学位
本论文试图突破国内对李金发研究的原有成果,从20世纪早期中国美育大背景中对李金发美育思想进行整体研究和考察。李金发在诗坛上以“诗怪”著称,其在雕塑等艺术方面的贡献也
“大黄膏”不是单味大黄,网上说“大黄敷肚子减肥”属于误传。大黄膏是由几味药组成的复方,通过透皮吸收起作用,外敷腹部确实对腹部肥胖者有一定减肥效果。  大黄膏的配方多种多样,如大黄配芒硝,大黄配厚朴,大黄配枳实……其剂量、比例以及附加成分都很有讲究,个人制作有困难,建议患者尝试服用单味大黄煎剂减肥。  大黄进入人体血液到达脂肪细胞后,能使脂肪溶解、脂肪细胞体积缩小(成年人肥胖主要是因体内脂肪细胞体积
每年季节变换的时候,气温变化剧烈,中老年人,特别是高龄人士猝死街道、公厕、公交场所等事件都会频频发生。  去年季节变换时广州地区就发生多起老人猝死公共场所事件:  一名老伯乘坐公交车时突发心肌梗塞死亡。  一名67岁的高姓老人突然昏倒在人民公园男厕门口,经现场抢救无效死亡。原因是心脏病突发导致猝死。  广州市环市路区庄立交桥下发生一起老人突然猝死在人行道事件。  在季节变换的时候,各大医院的心脑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