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程项目投资失控是我国建筑领域常见的问题。由于工程项目工期长,建设成本高,市场环境多变,所以投资风险也很大。即使建设单位、承包单位、监理单位对工程项目进行监督和管理,但风险仍然无法预料,对工程项目投资控制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就根本原因来说,还是在投资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三超现象”。“三超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因为国家工程竣工结算审计制度是事后审计,而工程项目在投资建设前以及建设过程中都没有进行审计,建设的成本没有得到严格控制,审计机关进行的审计工作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起不到管理作用,而工程投资的合法性和真实性都是通过工程造价审计评估的,它是管理建设投资中最有力的监督手段,所以研究工程造价审计对项目投资控制至关重要。我国的工程建设市场化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过程中推出了清单计价,它不仅是传统的定额模式向清单模式的转化,也是政府定价向政府宏观控制,企业自主报价,市场竞争定价,部门动态监管的方向的转化。要改变建设投资中的“三超现象”,建设投资前,建设施工中,和竣工结束后都要进行审计,要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以防造成投资失控,主要有以下对策:(1)进行实时的跟踪审计。工程项目的实时跟踪审计是事后结算审计向全过程跟踪转变的一种审计对策。这个策略可以更好的进行投资控制和跟踪管理整个工程的建设过程,可以有效的解决事后监管的限制,可以提高相关单位的监管力度,减少投资成本,提高工程的质量和公司的经济效益。(2)完善工程造价审计制度。为了使审计工作井然有序,审计单位应该建立一套更加完善的管理制度,使审计工作有章可循。(3)增加对审计信息的监管力度。建筑单位所提供的工程项目资料在工程造价审计工作中起决定性作用,所以资料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是至关重要的。对工程项目的资料必须进行严格的审查,对工程量必须进行准确核算,只有这样才能降低各种腐败现象,完善施工建设管理制度,保障施工质量。(4)全面提高工程造价审计人员的综合实践能力及理论素养。工程造价审计,对审计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很高,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直接影响着审计结果的准确性,所以审计人员应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