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从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目前发展的现状入手,主要分析了当前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主要问题包括产品缺乏标准化、冷链配送成本过高、竞争过于激烈等。然后从标准化生产、选择适合的冷链配送体系、聚焦细分市场,精确产业链定位等几方面提出了解决之道。
关键词:生鲜农产品电商;冷链配送;标准化
[中图分类号]G71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1-0110-02
农产品电商近年来发展快速。阿里巴巴研究中心发布的《农产品电子商务白皮书》显示,淘宝网2012年涉及农产品的类目完成销售额198.61亿元。2013年,阿里平台上农产品销售同比增幅达到112.15%,对应交易额约为421.3亿元。2014年阿里平台上完成农产品销售483.02亿元,2015年阿里平台上完成农产品销售695.50亿元。同時易观智库预测认为,2016年中国生鲜农产品电商市场的交易规模将突破800亿元,2017年则有望超过1400亿元。另外,农产品生鲜电商市场也获得了资本的高度青睐,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以来已有10余家生鲜农产品电商获得了新一轮融资。
另一方面经营生鲜农产品电商的平台也有诸多商家正在经历寒冬,在全国近4000家农产品电商中,7%巨额亏损,88%小额亏损,4%持平,更有严重的如:美味七七宣告倒闭,爱鲜蜂大规模裁员,果食帮全体歇业;也就是说仅1%的生鲜电商处于盈利当中。为什么生鲜农产品电商正在经历着冰火两重天?一方面是消费市场迅速壮大,融资规模不断提升,另一方面确是大量企业前赴后继相继倒下呢?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生鲜农产品电商在国内的发展目前仍存在着种种问题。
1.产品缺乏标准化
标准化是商品能够在电商市场上大规模流通的必要前提之一,然而,目前农产品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标准化。我国农产品标,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部分农产品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标准体系,但蔬果、鲜肉、海鲜等大多数农产品,目前仍以非标准化的状态存在,使之难以在电商平台上形成规模流通。
2.冷链配送成本尚高
农产品电商尤其是保质期较短的生鲜产品其对冷链物流的要求非常高。因为它必须要保证足够的新鲜度,但是在生鲜产品的存储、运输配送等过程中又极易导致产品的损耗,这就要求生鲜电商必须要冷藏。而冷链物流的成本较普通商品高出1-2倍,冷链成本占销售额25%~40%。因此对于生鲜电商乃至农产品电商,它的整个冷链物流建设成本非常高,回报时间也较长,大多数的生鲜电商都难以承受如此巨大的成本。
3.竞争过于激烈
由于农产品电商目前渗透率较低,未来发展前景又非常的大,所以有很多的企业纷纷涌入,致使这个领域竞争非常激烈。目前全国一共有近4000家生鲜农产品电商,而且大多数的生鲜农产品电商都还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几大一线城市当中。如此多的竞争企业直接带来的问题就是就竞争同质化情况严重。本来生鲜农产品电商成本就高、单价又低,最后导致的问题就是企业补贴烧钱,烧钱补贴所带来的价格战导致两败俱伤,最终降低生鲜农产品电商平台的盈利能力。
对于目前生鲜农产品电商所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的解决思路抓宝库这么几方面。
3.1标准化生产
目前的生鲜农产品中的大部分产品都有其标准,但是其现有的产品分类标准并不符合电商的要求。以苹果为例,直径从60-85mm的苹果,每差5mm为1个等级,苹果可以分5个等级,但是这个标准针只适用于传统的零售和批发,因为电商环境中消费者看见的产品只是图片,不是实物,故对于苹果而言,果形是不是优质的,新鲜度怎么样都无法看见,这就会导致用户期望值和实际到手产品产生较大的差异,消费者看见的是最好的图,接到手的却不是这个样子。所以农产品生鲜电商应该有更适合自己的标准,诚然这个标准难以制定,也要尽力去制定,尤其是平台应该联合生产企业共同产品标准制定,哪怕刚开始粗略一点也没有关系,一定要有,逐步改进和迭代。要沉下来,蹲在生产基地去找指标、分析参数,细化成可以衡量产品的一系列数据,然后在销售端进行客户引导,直至消费者看到的和拿到手的产品几无二致的时候。
3.2选择适合的冷链配送体系
目前国内主流的冷链物流配送模式主要有四种方式,分别是自建物流配送模式、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自建物流与第三方物流结合模式和众包物流模式,这四种物流模式各有优缺点,所以作为企业应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冷链配送体系,切不可在这方面犯大的错误。在前文中提及的企业天天果园、本来生活、爱鲜蜂就是由于错误的把自营冷链物流当未来,从而让自己背上了沉重的负担,终走向了关停裁员的道路。而与之相对的则是天猫喵鲜生,其通过电商企业、物流以及政府、第三方技术等资源,通过平台优势,在可产品可追溯、产品品控以及第三方物流的时效性方面下足功夫,同时将将冷链和仓储成本由社会化物流来服务,再由喵鲜生根据品质进行流量分配,除提高产品流通效率之外,也提高了品牌及扩张产品品类。并为平台的良性发展创造了很好的环境。
3.3聚焦细分市场,精确产业链定位
农产品生鲜电商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特点聚焦更细分的市场,比如针对儿童、孕妇或老人等特殊群体,或者聚焦于某一个区域市场。甚至还可把范围再缩小一些,比如针对糖尿病用户推出专门的水果服务。这些小众群体或区域市场看起来小,但用户总数可观,市场需求值得深挖。同时在准确的目标市场选择下再在产业链中对自己进行恰当的定位。农产品生鲜电商的价值链非常长,多数企业无法做到全产业链布局,所以企业应该专注于自己的核心环节进行自己的资源布局。比如现在很多的电商平台自建配送体系进行配送,从而实现自己的两小时乃至1小时送达,事实上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因为很多用户对于配送的时效性并没有这么高的要求,第三方配送企业就完全可以做到消费者要求的时限,作为企业也没有必要这么早的布局自己的配送体系,从而让企业背上沉重的负担。
关键词:生鲜农产品电商;冷链配送;标准化
[中图分类号]G71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1-0110-02
农产品电商近年来发展快速。阿里巴巴研究中心发布的《农产品电子商务白皮书》显示,淘宝网2012年涉及农产品的类目完成销售额198.61亿元。2013年,阿里平台上农产品销售同比增幅达到112.15%,对应交易额约为421.3亿元。2014年阿里平台上完成农产品销售483.02亿元,2015年阿里平台上完成农产品销售695.50亿元。同時易观智库预测认为,2016年中国生鲜农产品电商市场的交易规模将突破800亿元,2017年则有望超过1400亿元。另外,农产品生鲜电商市场也获得了资本的高度青睐,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以来已有10余家生鲜农产品电商获得了新一轮融资。
另一方面经营生鲜农产品电商的平台也有诸多商家正在经历寒冬,在全国近4000家农产品电商中,7%巨额亏损,88%小额亏损,4%持平,更有严重的如:美味七七宣告倒闭,爱鲜蜂大规模裁员,果食帮全体歇业;也就是说仅1%的生鲜电商处于盈利当中。为什么生鲜农产品电商正在经历着冰火两重天?一方面是消费市场迅速壮大,融资规模不断提升,另一方面确是大量企业前赴后继相继倒下呢?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生鲜农产品电商在国内的发展目前仍存在着种种问题。
1.产品缺乏标准化
标准化是商品能够在电商市场上大规模流通的必要前提之一,然而,目前农产品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标准化。我国农产品标,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部分农产品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标准体系,但蔬果、鲜肉、海鲜等大多数农产品,目前仍以非标准化的状态存在,使之难以在电商平台上形成规模流通。
2.冷链配送成本尚高
农产品电商尤其是保质期较短的生鲜产品其对冷链物流的要求非常高。因为它必须要保证足够的新鲜度,但是在生鲜产品的存储、运输配送等过程中又极易导致产品的损耗,这就要求生鲜电商必须要冷藏。而冷链物流的成本较普通商品高出1-2倍,冷链成本占销售额25%~40%。因此对于生鲜电商乃至农产品电商,它的整个冷链物流建设成本非常高,回报时间也较长,大多数的生鲜电商都难以承受如此巨大的成本。
3.竞争过于激烈
由于农产品电商目前渗透率较低,未来发展前景又非常的大,所以有很多的企业纷纷涌入,致使这个领域竞争非常激烈。目前全国一共有近4000家生鲜农产品电商,而且大多数的生鲜农产品电商都还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几大一线城市当中。如此多的竞争企业直接带来的问题就是就竞争同质化情况严重。本来生鲜农产品电商成本就高、单价又低,最后导致的问题就是企业补贴烧钱,烧钱补贴所带来的价格战导致两败俱伤,最终降低生鲜农产品电商平台的盈利能力。
对于目前生鲜农产品电商所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的解决思路抓宝库这么几方面。
3.1标准化生产
目前的生鲜农产品中的大部分产品都有其标准,但是其现有的产品分类标准并不符合电商的要求。以苹果为例,直径从60-85mm的苹果,每差5mm为1个等级,苹果可以分5个等级,但是这个标准针只适用于传统的零售和批发,因为电商环境中消费者看见的产品只是图片,不是实物,故对于苹果而言,果形是不是优质的,新鲜度怎么样都无法看见,这就会导致用户期望值和实际到手产品产生较大的差异,消费者看见的是最好的图,接到手的却不是这个样子。所以农产品生鲜电商应该有更适合自己的标准,诚然这个标准难以制定,也要尽力去制定,尤其是平台应该联合生产企业共同产品标准制定,哪怕刚开始粗略一点也没有关系,一定要有,逐步改进和迭代。要沉下来,蹲在生产基地去找指标、分析参数,细化成可以衡量产品的一系列数据,然后在销售端进行客户引导,直至消费者看到的和拿到手的产品几无二致的时候。
3.2选择适合的冷链配送体系
目前国内主流的冷链物流配送模式主要有四种方式,分别是自建物流配送模式、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自建物流与第三方物流结合模式和众包物流模式,这四种物流模式各有优缺点,所以作为企业应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冷链配送体系,切不可在这方面犯大的错误。在前文中提及的企业天天果园、本来生活、爱鲜蜂就是由于错误的把自营冷链物流当未来,从而让自己背上了沉重的负担,终走向了关停裁员的道路。而与之相对的则是天猫喵鲜生,其通过电商企业、物流以及政府、第三方技术等资源,通过平台优势,在可产品可追溯、产品品控以及第三方物流的时效性方面下足功夫,同时将将冷链和仓储成本由社会化物流来服务,再由喵鲜生根据品质进行流量分配,除提高产品流通效率之外,也提高了品牌及扩张产品品类。并为平台的良性发展创造了很好的环境。
3.3聚焦细分市场,精确产业链定位
农产品生鲜电商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特点聚焦更细分的市场,比如针对儿童、孕妇或老人等特殊群体,或者聚焦于某一个区域市场。甚至还可把范围再缩小一些,比如针对糖尿病用户推出专门的水果服务。这些小众群体或区域市场看起来小,但用户总数可观,市场需求值得深挖。同时在准确的目标市场选择下再在产业链中对自己进行恰当的定位。农产品生鲜电商的价值链非常长,多数企业无法做到全产业链布局,所以企业应该专注于自己的核心环节进行自己的资源布局。比如现在很多的电商平台自建配送体系进行配送,从而实现自己的两小时乃至1小时送达,事实上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因为很多用户对于配送的时效性并没有这么高的要求,第三方配送企业就完全可以做到消费者要求的时限,作为企业也没有必要这么早的布局自己的配送体系,从而让企业背上沉重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