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技政策”是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制度保障,受政治、经济等诸因素的干扰,以及国内外局势的影响和制约,它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本文以战时日本科技政策为研究对象,其中“战时”是指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具有时空上的特殊性以及明显的时代性和地域性。战时日本科技政策的形成有深厚的历史背景。为将全部社会资源纳入到战争推行机制,日本政府在战时推行国家总动员,确立了战时体制,力图实现对全部资源的控制和利用,科学技术既是战时体制的管制对象,反过来又促进了战时体制的发展和完善,而战时日本科技政策则是促进战时科技发展,构建科技与战争的联系,强化科技为战争服务的制度保障。基于此,本论文聚焦“战时日本科技政策”,通过文献研究法、归纳总结法、实证分析法等方法梳理这一时期日本科技政策形成的背景、演变过程、内容,进而分析其特征,并阐述战时日本科技政策的作用和评价。本论文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本文的选题依据及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概述;说明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和理论阐释;概括本研究主要内容、结构和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从国内外背景对战时日本科技政策产生及演变的历史背景进行研究和分析。从国际背景来讲,一战后科技政策的实施对欧美国家的经济、国力产生了巨大推动力;十九世纪二十年代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加速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剧烈动荡,同时也加快了日本走向军国主义道路的步伐,一战期间科技对战争的进程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从而使得科技在战争中的作用得意凸显。从日本国内背景来讲,十九世纪二十年代日本军国主义思潮的崛起改变了日本国内政治格局,大大加快了战争进程;战时日本推行了战时体制,实施国民总动员,其中在科技方面推行了“科技动员”。第三部分:对战时日本科技政策的演变进行研究和分析。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并不存在称之为“科学技术政策”的独立领域,科技政策在初级阶段多半处于经济政策、教育政策等尚未分化的状态。鉴于此,本部分通过对战时日本科技政策的梳理,主要从产业政策中的科技政策要素、教育政策中的科技政策要素、国家政策中的科技政策要素三类进行分析研究。第四部分:对战时日本科技政策的内容进行研究和分析。主要从法律制度的完善、机构建设的强化和资助力度的提升这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法律制度的完善以“军需工业动员法”、“国家总动员法”、“总动员试验研究令”这三部法令为例;机构建设的加强以学术振兴会、技术院、文部省这三个机构为例;资助力度的提升以日本学术振兴会为例。第五部分:通过将战时日本科技政策与战前日本科技政策的比较对战时日本科技政策的特点进行研究和分析;通过对战时日本基础科学成果、教育科学成果、军事科学成果这三方面的研究对战时日本科技政策的作用作出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