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时日本科技政策研究(1931~1945)

来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zj888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技政策”是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制度保障,受政治、经济等诸因素的干扰,以及国内外局势的影响和制约,它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本文以战时日本科技政策为研究对象,其中“战时”是指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具有时空上的特殊性以及明显的时代性和地域性。战时日本科技政策的形成有深厚的历史背景。为将全部社会资源纳入到战争推行机制,日本政府在战时推行国家总动员,确立了战时体制,力图实现对全部资源的控制和利用,科学技术既是战时体制的管制对象,反过来又促进了战时体制的发展和完善,而战时日本科技政策则是促进战时科技发展,构建科技与战争的联系,强化科技为战争服务的制度保障。基于此,本论文聚焦“战时日本科技政策”,通过文献研究法、归纳总结法、实证分析法等方法梳理这一时期日本科技政策形成的背景、演变过程、内容,进而分析其特征,并阐述战时日本科技政策的作用和评价。本论文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本文的选题依据及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概述;说明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和理论阐释;概括本研究主要内容、结构和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从国内外背景对战时日本科技政策产生及演变的历史背景进行研究和分析。从国际背景来讲,一战后科技政策的实施对欧美国家的经济、国力产生了巨大推动力;十九世纪二十年代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加速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剧烈动荡,同时也加快了日本走向军国主义道路的步伐,一战期间科技对战争的进程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从而使得科技在战争中的作用得意凸显。从日本国内背景来讲,十九世纪二十年代日本军国主义思潮的崛起改变了日本国内政治格局,大大加快了战争进程;战时日本推行了战时体制,实施国民总动员,其中在科技方面推行了“科技动员”。第三部分:对战时日本科技政策的演变进行研究和分析。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并不存在称之为“科学技术政策”的独立领域,科技政策在初级阶段多半处于经济政策、教育政策等尚未分化的状态。鉴于此,本部分通过对战时日本科技政策的梳理,主要从产业政策中的科技政策要素、教育政策中的科技政策要素、国家政策中的科技政策要素三类进行分析研究。第四部分:对战时日本科技政策的内容进行研究和分析。主要从法律制度的完善、机构建设的强化和资助力度的提升这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法律制度的完善以“军需工业动员法”、“国家总动员法”、“总动员试验研究令”这三部法令为例;机构建设的加强以学术振兴会、技术院、文部省这三个机构为例;资助力度的提升以日本学术振兴会为例。第五部分:通过将战时日本科技政策与战前日本科技政策的比较对战时日本科技政策的特点进行研究和分析;通过对战时日本基础科学成果、教育科学成果、军事科学成果这三方面的研究对战时日本科技政策的作用作出评析。
其他文献
本文论述了在日语学习中应掌握的几个关键问题是:语音、语调的正确读法;日汉字读音的变化规律;日语汉语词汇与中文汉语词汇意思的异同;日语语法的特点以及动词词尾变化及后续
根据大庆油田厚油层正韵律非均质地质模式设计和制作了渗透率变异系数为0.72的两维纵向非均质驱油物理模型。模型分高、中、低渗透性3个层段,渗透率分别为6.1,1.2,0.4μm ̄2。并在这类模型上开展了
极化合成孔径雷达(Polari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PolSAR)具有全天时、全天候对地观测的能力,相比单极化SAR能获取更丰富的地物目标信息,在战场感知、资源勘查、环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存在大量的"公地悲剧"。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本身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用中央集权和产权私有的方法解决其"公地悲剧"都不是最佳的途径。
高校美术师范生的教学能力在日常学习中很难得到真正的锻炼,教学实践机会也屈指可数,教育实习是仅有的集中教学实践的锻炼机会.实习有利于提高师范生的教学能力,有利于其他年
所谓"跨学科融合"是指运用其他学科知识解决各种复杂性问题的学习方式。主要针对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中的跨学科融合在美术课堂中的运用。美术与语文学科之间展开讨论,提出在美
政治认同是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中最本质的素养,关乎学生的成长方向和理想信念的确立。基于政治认同培养的教学情境创设需要教师在课前通过制订教学情境创设明细表来明
随着现今社会人口流动程度的不断加大以及人们就业观念的转变,企业职工的收入分配相比以往具有很大的结构性调整,其中社会保险是收入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社会的发展使人们逐
利用碳纤维三向编织物(Triaxial Woven Fabric-TWF)作为增强材料,与合适的柔性基体材料(例如硅橡胶)复合,制成兼具一定柔性和刚性的碳纤维三向编织物复合材料壳膜结构,作为可
研究背景:儿童是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其皮肤较薄,在同样热力伤害下其烫伤深度往往高于成人,很容易造成深度烫伤,进而引起严重的疤痕增生。同时,儿童年龄较小,身体尚未发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