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朝鲜族的绘画艺术经过一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在同周边国家和其他民族间的互相交流和共同发展的过程中,依靠朝鲜族固有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创意,创作出一幅又一幅优秀的作品。他们的绘画艺术中不仅跳动着朝鲜族传统艺术的脉搏,更是渗透着朝鲜族内在的审美情趣和人生理念。本论文是在中国朝鲜族绘画艺术的发展进行历史性考察的基础上,对韩国民艺性的理解为切入点,以朝鲜族画家李富一和李哲虎为例对中国朝鲜族绘画与朝鲜民族传统性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朝鲜族的绘画作品中如何体现韩国的民艺性特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具体包括四个方面:首先对中国朝鲜族绘画艺术的发展过程进行了历史性的考察,具体分初始期、过渡期、挫折与兴盛期、变革期四个阶段来进行了系统的阐述;第二部分是以日本学者柳宗悦和韩国美学家高佑燮的美术思想,以及崔淳雨的论著为理论基础,充分理解民艺性概念和韩国民艺性内涵的基础上,以朝鲜族画家李富一和李哲虎为例系统阐述了韩国的民艺性怎样在中国朝鲜族的绘画作品中体现出来,并对中国朝鲜族绘画作品中的韩国民艺性进行了简单的概括和总结;第三部分就是本论文的结论。本论文的研究既是对中国朝鲜族美术发展历史的重新认识和重新刻画,对中国朝鲜族美术教育的发展和中国朝鲜族绘画艺术发展的重新定位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中国朝鲜族是一百多年前从朝鲜半岛移居过来的离散民族。在一百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朝鲜族的绘画艺术经过初始期、过渡期、挫折与兴盛期以及变革期,如今已形成了朝鲜族独有的绘画表现形式和创作方法,正在摸索着更加合乎时代发展的新的创作方式。中国朝鲜族绘画艺术的源泉是基于西方现代美术的引进和严格的科学性而转变为写实主义的。中国朝鲜族的绘画艺术在其表现形式和美学思想上既不同于韩国同一民族具有的美术特征,也不同于俄罗斯和北朝鲜的写实主义,它是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的社会主义写实主义,它是同中国的时代性相结合的产物。正因为如此,带有即兴的和感性主义表现形式的中国朝鲜族绘画艺术,是朝鲜族固有的民族整体性的体现,具有朝鲜族独有的魅力和鲜明的个性。中国朝鲜族绘画,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画家,其中李富一和李哲虎两位画家的作品在其民族性和传统性的挖掘上具有代表性。他们的绘画作品既使用了西洋画的技法,又蕴含了朝鲜族特有的民族情绪,表现出浓郁的韩国民艺性特征。他们的绘画作品中内在的自然之美和直接取材于生活当中的直接而即兴的单纯之美,正是韩国的民艺性所强调的自然之美、顺理之美、淡调之美、和谐之美、静谧之美、合理之美、隐约之美、白色之美、抽象之美、“没有技巧的技巧之美”、“没有计划的计划之美”。他们的作品在主题与取材,在内容与色彩的使用上,称得上是能够体现韩国民艺性的最具代表性的朝鲜族绘画作品。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艺术,但是这种传统多少也会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朝鲜族绘画艺术的传统就是朝鲜民族的民艺性特征,这种民艺性是朝鲜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本民族所特有的语言,也是中国朝鲜族绘画得以发展的文化根基,是中国朝鲜族绘画特有的个性来源,它与朝鲜族的民族情绪并存,与朝鲜族的审美情趣共生。中国朝鲜族绘画艺术要想立足于中国广阔的大地,就必须充分挖掘朝鲜族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精华,突出民族特色,努力达到民族性、传统性与时代性的完美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