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血常规相关指标与儿童寻常型银屑病严重度及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旨在找到临床中易于检测且较为可靠的银屑病病情评估指标以及为银屑病中医辨证提供可能的客观化标志物;同时比较了系统治疗仅采用口服中药制剂方案的20例轻度寻常型银屑病患儿与27例健康儿童间的肝肾功能部分主要指标,以便对中药复方治疗儿童银屑病的安全性进行初步评价,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1.选取于2019年3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皮肤儿科门诊就诊的76例寻常型银屑病患儿作为患病组,来我院常规查体的55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部分血常规指标的差异:中性粒细胞数目、淋巴细胞数目、血小板数目、红细胞分布宽度SD、平均血小板体积、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2.根据PASI评分将76例寻常型银屑病患儿分为2组:轻度组(PASI<10)中重度组(PASI≥10);按照银屑病临床分期标准将患者分为3组:进行期组,静止期组,退行期组;按照中医证型将患者分为血热证组、血燥证组、血瘀证组。分别比较各组间中性粒细胞数目、淋巴细胞数目、血小板数目、红细胞分布宽度SD、平均血小板体积、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的差异。3.分析PASI评分与中性粒细胞数目、淋巴细胞数目、血小板数目、红细胞分布宽度SD、平均血小板体积、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的相关性。4.在76例寻常型银屑病患儿中选择系统治疗仅采用口服中药制剂方案的20例轻度寻常型银屑病患儿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为27例健康儿童,比较两组间部分主要肝肾功能指标间的差异: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尿素氮、尿酸、肌酐。结果1.患病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寻常型银屑病患儿NEU、LYM均明显升高,而RDW则明显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NLR、MPV、PLR、PLT和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按性别分别进行患病组与健康对照组间比较:(1)与男性健康对照组相比,男性寻常型银屑病患儿RDW明显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的NEU、LYM、NLR、MPV、PLR、PLT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女性健康对照组相比,女性寻常型银屑病患儿NEU、LYM均明显升高,而RDW则明显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NLR、MPV、PLR、PLT和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轻度银屑病组(PASI<10)与中重度银屑病组(PASI≥10)比较:中重度寻常型银屑病组NEU、NLR、PLT均高于轻度寻常型银屑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的RDW、MPV、PLR、LYM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进行期、静止期、退行期三组间比较:进行期、静止期、退行期银屑病患儿间的LYM、RDW、PLR、MP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进行期相比,静止期、退行期银屑病患儿的NEU、NLR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止期与退行期银屑病患儿间的NEU、NL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进行期患儿的PLT较静止期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在进行期与退行期、静止期与退行期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血热证、血燥证、血瘀证三组间比较:血热证、血燥证、血瘀证银屑病患儿间的LYM、RDW、PLR、MP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血燥证相比,血热证、血瘀证银屑病患儿的NEU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热证与血瘀证银屑病患儿间的NEU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血热证患儿的PLT、NLR较血燥证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NLR在血热证与血瘀证、血燥证与血瘀证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PASI评分与血常规各项参数相关性分析:(1)整体分析:寻常型银屑病患儿PASI评分与NEU呈正相关(r=0.749,P<0.05);PASI评分与NLR呈正相关(r=0.856,P<0.05);PASI评分与PLT呈正相关(r=0.314,P<0.05);PASI评分与PLR呈正相关(r=0.234,P<0.05)。PASI评分与其余检测指标均未见明显相关性。(2)男性组:男性寻常型银屑病患儿PASI评分与NEU呈正相关(r=0.755,P<0.05);PASI评分与NLR呈正相关(r=0.861,P<0.05);PASI评分与PLT呈正相关(r=0.375,P<0.05)。PASI评分与其余检测指标均未见明显相关性。(3)女性组:女性寻常型银屑病患儿PASI评分与NEU呈正相关(r=0.742,P<0.05);PASI评分与NLR呈正相关(r=0.839,P<0.05)。PASI评分与其余检测指标均未见明显相关性。7.口服中药复方安全性初步评价:观察组AST、BUN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LT、UA、Cr和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NLR、NEU可能可以作为判断儿童寻常型银屑病严重度与病情分期的指标之一,但尚不能作为儿童寻常型银屑病不同中医证型间的微观辨证指标。2.本研究涉及的其他指标(LYM、RDW、PLT、PLR、MPV)因分析结果无统计学意义,或者是与国内外的研究结果存在较大差异而无法作为判断儿童寻常型银屑病严重度的指标,也不能作为儿童寻常型银屑病不同中医证型间的微观辨证指标。3.在服药1个月的期限内,口服中药复方制剂治疗儿童银屑病具有较高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