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朊病毒病又称为传染性海绵状脑病(transmissibl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ies,TSEs),是一种侵袭人类和多种动物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致死率100%。其致病机制主要为体内正常的朊蛋白(PrPC)构象发生改变,从而形成具有传染性的阮病毒(PrPsc)。外泌体是细胞向外分泌的一种大小在30-150nm的小囊泡,近年来人们发现外泌体在朊病毒的传播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作为外泌体中重要内容物的miRNA,是一种由18-24个核糖核酸组成的非编码RNA,被证明在朊病毒感染的细胞外泌体中发生异常表达。miRNA可以被选择性的装配到外泌体中,然后随外泌体进入受体细胞并发挥作用。白藜芦醇是一种天然的多酚类的化合物,存在于多种水果或蔬菜中。研究表明白藜芦醇可以有效降低朊病毒感染细胞SMB-S15中PrPSc的含量,但是其机制目前并不清楚。为了探究在白藜芦醇清除SMB-S15细胞PrPSc的过程中,细胞外泌体中的miRNA的变化,我们提取了朊病毒感染的细胞SMB-S15(S15)、白藜芦醇处理4天的SMB-S15细胞(RES4)、白藜芦醇处理8天(RES8)以及经硫酸戊糖处理去除了 PrPSc的SMB-315细胞(PS)四种细胞外泌体中的miRNA,并对提取的miRNA进行深度测序,分析miRNA在不同组的差异表达,以及通过GO与KEGG pathway分析差异表达的miRNA所参与的信号通路。与实验室前期实验结果一致,发现白藜芦醇处理SMB-S15细胞4天时,细胞中PrPsc的含量明显下降,而处理8天时,细胞中PrPSc已完全不能被观察到。为了探究细胞中PrPSc在被清除过程中miRNA表达是否存在规律,我们分别检测了白藜芦醇作用4天和8天的朊病毒感染细胞外泌体中的miRNA,结果显示表达变化的差异非常明显和复杂。以S15组为对照我们将RES8组表达上调或者下调在8倍以上的miRNA筛选出来发现:其中有22种miRNA在S15、RES4以及RES8三组中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52种miRNA呈现先降低后增高的趋势;6种miRNA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4种miRNA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PS细胞为S15细胞经过硫酸戊聚糖清除PrPSc后的细胞,我们以S15组为对照,比较了不同药物清除PrPSc的RES8与PS组中miRNA的变化。结果显示,两种细胞外泌体中的miRNA表达均以上调表达的miRNA数目居多,分别占总变化miRNA的62.1%和82%。对两者的KEGG和GO进行分析,显示参与了类似的细胞生理功能。外泌体是细胞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重要介质,也是病毒在细胞间进行播散的重要途径,外泌体中miRNA的变化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在本研究中,我们检测了白藜芦醇在清理SMB-S15细胞中PrPsc的外泌体中miRNA的表达变化情况,对于了解朊病毒致病及传播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数据。同时外泌体是易获的对机体无损伤的生物样本,外泌体中与疾病相关的miRNA的寻找也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