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语篇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衔接理论一直在篇章生成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自韩礼德与哈桑合作出版《英语的衔接》以来,衔接理论便在现代语言学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功能语言学家韩礼德认为语篇之所以为语篇在于它的语篇特征,这种语篇特征是通过衔接关系来实现的。韩礼德和哈桑将衔接纽带分为五大类:指称、替代、省略、连接和词汇衔接,并对每种衔接类型做了详细的探讨。他们对衔接的研究在很大意义上奠定了衔接理论的研究基础。本文首先回顾了半个多世纪以来国内外语言学家对衔接理论进行的相关研究。从整体情况来看,国外学者主要针对衔接理论本身以及衔接与连贯的关系等方面进行研究;而国内学者则侧重于衔接意义的种类、衔接手段的扩充等方面。同时,国内学者还将衔接理论与外语教学与应用紧密结合起来,丰富了该理论的应用研究。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回顾,作者发现不同的语言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衔接理论进行研究。从韩礼德与哈桑的衔接理论模式到威多逊的言外行为理论,到布朗和尤尔的心理框架模式;从韩礼德与哈桑的五大分类模式到胡壮麟的衔接手段的多层模式,再到张德禄的跨类衔接模式,每一种理论模式都具备一定的语言学基础,对衔接理论的研究也在不断的发展与完善。然而,回顾的同时,作者也发现虽然经过不断的发展,衔接理论在外语教学与应用层面上已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已发表的研究报告或学术论文大都围绕该理论对英语阅读教学以及英语写作教学展开,对衔接理论在大学生英语考试完型填空中的应用还很少见,更遑论系统性的研究。而且学术界对隶属不同体裁不同类型的衔接手段的研究还不常见。因此本文作者试图将衔接理论与大学生英语考试中完型填空相结合,探讨完型填空中出现的语篇类型与衔接手段之间的关系。学术界普遍认为韩礼德与哈桑是衔接理论的奠基人。二者对衔接理论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将采用韩礼德与哈桑的理论框架及其对衔接手段的分类模式。本文的研究问题是:本文试图从完型填空的语篇衔接类型、衔接手段及体现形式上三个角度出发,对30篇完型填空语料进行科学分析和研究,并详细阐述本研究的结果对英语完型填空的教与学的实践作用与启示。鉴于语料选择的客观性,本文所选语料分别为大学英语六级考试、专业英语四级考试、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考试中最近十次的完型填空真题。这三类考试涉及英语专业、非英语专业两类学生,保证了语料选择的广度。而且,每年参加这三类考试的人数都超过了百万,保证了语料选择的权威性。这30套真题形成本文研究的语料库。通过对语料的分析,归纳出大学生英语考试完型填空中常见的语篇类型以及每篇真题的空项所涉及的衔接手段,并应用SPSS(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对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分析数据。分析数据表明,大学生英语考试完型填空中常见的语篇类型为议论文、说明文和记叙文。其中议论文和说明文所占比例较大,约占90%。在三种类型语篇中,词汇衔接手段始终占据主导地位,约占各自衔接手段总数的70%以上。而省略却在三种类型语篇的空项中都未出现。指称在记叙文中出现的频率远大于在议论文和说明文中出现的频率,替代也倾向于出现在记叙文当中。时间衔接在记叙文当中频频出现,而说明文和议论文中起主要衔接作用的还是递进、对比、和因果衔接手段。因此,通过此次研究可以引导应试者在分析语篇的同时,将语篇类型因素考虑进去,对每类语篇中的衔接手段有清晰的认识,这样在解题过程中有目的有方向的进行分析解答。本文只是针对衔接理论中的一个层面进行的粗浅研究。其研究过程和结果难免受作者主观意识影响,而且受限于研究样本的选择和时间,以及诸多因素的影响,很多地方还不够完善。然而,作为语篇分析的核心组成成分,衔接理论中还有很多有价值的层面---如特定语篇类型中的衔接手段---可以作为日后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