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韩国电影起步较晚,发展的进程也历经风雨,千回百转。然而在二十世纪末,伴随着姜帝圭《生死谍变》的诞生,遂开始以不可思议的速度飞跃前进,短短二十余年,诞生了诸多叫好又叫座的优质影片,毅然挺立在了亚洲和世界影坛。韩国电影之所以如此成功,追根溯源与其类型化的电影生产路线和产业化道路是密不可分的。近些年来,法律题材的影片也开始进入类型化的生产,诞生了如《熔炉》、《辩护人》、《断箭》等十余部影片,而在这一广义的类型中,一种以“真实案件”为蓝本改编的影片更是脱颖而出,赢得了票房与口碑的大满贯。这类型影片将韩国本土的真实案件纳入虚构的文本进行反思,热衷于展现社会底层民众的生存困境,揭露国家机关的腐败和司法体系的不完善,渗透出一种浓厚的现实主义创作情怀。影片描写生活之真实,反映现实之犀利,着实令人诧异。除此之外,影片上映后也常带来强大的社会效应。人们常常讲到“韩国电影改变国家”,这里的韩国电影指的正是这一类影片,因此其具有着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电影作为一种时空综合艺术,任何一部影片中以时间流动的叙事都需要通过具体的物质空间去承载。同时,空间的选取和建构也无不渗透着导演的创作思想,因此空间在电影中的作用不容小觑。事实上作为一种拥有典型化场景空间的影片类型,韩国真实案件法律题材电影先天就具备着空间叙事的特点。那么这类影片集中选取了哪些空间,空间是如何被建构的,空间叙事是如何展开的,其背后又彰显出怎样的文化价值?本文将从这些问题入手,去深入探讨韩国真实案件法律题材影片中的空间叙事。本论文整体分为五大部分,首先绪论部分论述选题的背景和意义,梳理关于此类型影片和空间叙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阐明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第一章是对于空间叙事理论和韩国法律题材电影的一个梳理和概述,主要阐明叙事空间和空间叙事的差别,以及韩国真实案件法律题材电影的创作概况。第二章从叙事空间的形态入手,首先对影片中典型的场景空间本体进行简要的概括说明,其次从影调、场面调度、构图、声音等视听层面对银幕中场景空间的建构进行分析,探寻其隐含的寓意。第三章主要从空间叙事节奏、空间叙事结构以及空间意象的隐喻和象征三个层面,来逐层探讨影片利用空间展开叙事的整体建构机制。最后一章探讨韩国真实案件法律题材影片空间叙事背后导演的精神诉求和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