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梅酮和芦丁是两种典型的黄酮类化合物,在临床上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病菌和降血脂的功效;左氧氟沙星作为三代喹诺酮类药物已被广泛地用于治疗由革兰氏阴性菌引起的多种慢性感染疾病。因此,构建分析方法实现对杨梅酮、芦丁和左氧氟沙星等小分子药物快速、准确、灵敏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贵金属纳米复合物为基础制备修饰电极,重点研究了修饰电极对黄酮类和喹诺酮类药物的检测性能和信号放大机理。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电化学合成的策略制备了一种由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cMWCNTs)、聚硫堇分子(PTH)和铂纳米粒子(PtNPs)组成的纳米复合物。用cMWCNTs@PTH@Pt纳米复合物修饰玻碳电极,实现了对杨梅酮和芦丁的同时电化学检测。实验探究了PTH电聚合圈数,PtNPs电沉积时间,不同溶液pH值等实验条件对检测物电化学信号的影响。实验表明在优化条件下,用差分脉冲伏安法(DPV)在cMWCNTs@PTH@Pt/GCE上检测杨梅酮线性范围为0.01–15μM,检测限为3 nM(S/N=3);芦丁的线性范围为0.01–15μM,检测限为1.7 nM(S/N=3)。此外,cMWCNTs@PTH@Pt/GCE对杨梅酮和芦丁的化学检测具有良好的选择性、重现性和稳定性,且在实际样的橙汁样品检测中获得了满意的回收率。(2)我们以硝酸镍为镍源,以六亚甲基四胺(HMT)为碱源,用化学沉淀法制备氢氧化镍絮状物,通过进一步的高温煅烧得到NiO多孔薄膜,并利用葡萄糖还原硝酸银的银镜反应在NiO多孔薄膜上负载AgNPs,制备得到了NiO-Ag多孔薄膜纳米复合物。并利用扫描电子电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和能谱仪(EDS)表征其形貌与组成。此外,实验探究了CV扫速、富集时间、富集电位和不同溶液pH值等实验条件对左氧氟沙星测定的影响。在最优条件下,用方波伏安法(SWV)在NiO-Ag/GCE上检测左氧氟沙星的线性范围为0.25–100μM,检测限为27nM(S/N=3)。并且NiO-Ag/GCE具有良好的选择性、重现性和稳定性,检测人体血清中的左氧氟沙星回收率在92.6–106.5%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