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国内初中生的生存能力不容乐观,而学校对初中生生存能力的专项教育长期以来处于缺失状态。教育学界有关初中生存教育的研究大都停留在简单的描述上,关于初中究竟需要怎样的生存教育此类的相关研究则有所欠缺。正因如此,本文将研究的重点定于探讨初中生存教育的概念、目标、内容以及实施途径等问题,并依此反观初中生存教育的现状,揭示初中生存教育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法和调查法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国内外有关生存教育的文献,本文将“生存教育”的概念界定为:教育者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帮助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生存意识,向受教育者传授生存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受教育者的生存能力,以保证受教育者能够适应世界和时代的发展与变化,特别是在险峻的环境下也能生存。分析此概念,结合初中生的特点和初中教育的特点,文中“初中生存教育”是指教育者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帮助初中生树立危机意识和求生意识,培养初中生良好的体质、健康的心理、生活自理能力、自我保护能力和交往能力的过程。初中生存教育的目标在于帮助初中生树立危机意识和求生意识,培养初中生良好的体质、健康的心理、生活自理能力、自我保护能力和交往能力。初中生存教育的内容包括体育生存教育、卫生保健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活自理能力的教育、自我保护的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以及交往能力的教育。学校主要通过开设初中生存教育课;将初中生存教育渗透到学校其他的教育教学中;结合实践活动对初中生进行生存教育;家庭、学校、社会三者密切联系,共同搞好初中生存教育等途径来实施初中生存教育。依照上述结论,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初中生存教育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初中生存教育尚未在学校得到普及;初中生存教育的概念、目标仍未明确,内容不够全面,实施途径比较单一以及缺乏实效性。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的改进策略主要有政府应尽快出台与初中生存教育相关的政策;公众应给予初中生存教育以足够的重视;学校应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初中生存教育的实施;学校、家长应紧密配合,形成初中生存教育的合力。本文一定程度上将有助于充实和丰富初中生存教育的理论研究成果,对于改革初中生存教育的现状,提高其实效性也有积极的启迪和借鉴。但鉴于本文仅是对初中生存教育的若干理论及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策略作了初步探讨,其中有关初中生存教育的内容、实施途径、改进策略等方面都还有进一步发掘和拓展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