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硅共聚丙烯酸树脂的制备与应用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77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含氟丙烯酸树脂通常含有长的全氟烷基链(CnF2n+1-,n≥8),其最终氧化降解产物一般为全氟辛酸类化合物(PFOA),由于PFOA具有生物累积性与生殖毒性,欧盟已经开始限制PFOA-相关物质的使用。全氟己基(C6F13-)可以作为长全氟烷基链(CnF2n+1-,n≥8)的代替结构,但是以全氟己基(C6F13-)作为功能结构的丙烯酸树脂的表面能较高,无法提供足够的疏水拒油性能。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论文在第二章中提出了通过氟硅共聚来增强全氟己基(C6F13-)结构的疏水拒油性能的方案,制备了一系列氟硅共聚丙烯酸树脂,详细研究了不同单体投料比的氟硅共聚丙烯酸树脂的表面能,发现与硅单体共聚可以有效降低全氟己基(C6F13-)树脂的表面能,与乙烯基封端或硅氧烷链更长的硅单体共聚更有利于获得低表面能树脂,具体探讨后,获得了最优化的单体投料比。进一步研究了不同树脂的石材防护效果,发现基于氟硅共聚丙烯酸树脂的石材防护剂具有更高的防水性,树脂表面能与树脂表面重构都会影响实际防护效果,具体探讨后,获得了最适合用于石材防护的单体投料比。在该研究过程中申请两项发明专利,均已授权,本研究为氟硅类丙烯酸树脂的制备提供了合理路线,也为开发高性能环保含氟丙烯酸树脂产品及其在石材防护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在第二章的基础上,本课题组希望将上述氟硅共聚丙烯酸树脂应用于聚合物基材的表面疏水处理领域,不可避免的问题就是如何将该低表面能树脂稳定粘附在聚合物基材表面。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论文在第三章中提出了通过二苯甲酮基团的夺氢偶联反应来增强氟硅类树脂对聚合物基材粘附能力的方案,制备了侧链带有二苯甲酮基团的含氟丙烯酸树脂,结合萃取(索式提取)实验,通过扫描电镜(SEM)与接触角测试研究该方案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紫外辐射后,二苯甲酮-含氟丙烯酸树脂薄膜对PET与PP基材的粘附能力显著提高;短时间辐射时,实验样品的正十六烷接触角随着辐射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但过长时间的紫外辐射可能会导致树脂老化分解,其对正十六烷的接触角反而下降。在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后,制备了4种二苯甲酮-氟硅共聚丙烯酸树脂,研究了树脂中二苯甲酮侧链的含量与长度对粘附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树脂中二苯甲酮侧链的含量越高、长度越长,紫外辐射后,树脂对PET基材的粘附能力越好。该工作为解决低表面能树脂对聚合物基材的粘附问题提供了新思路,为开发高性能的特种丙烯酸树脂提供了参考。
其他文献
随着深度神经网络的发展,2D目标检测的精度在某些场景下已经超过了人眼。但2D目标检测只能反映出物体在图像平面的位置,缺乏深度信息以及物体的尺寸等三维空间参数,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激光雷达、深度相机等3D数据采集设备的广泛使用,为3D目标检测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较好的平台,学术界和工业界都涌起了很多关于3D目标检测的研究,解决了很多3D目标检测中的难题。然而3D目标检测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
合成生物学赋予了人类设计生命的能力,但也产生了系列生物安保问题:制造生物武器和发动生物恐怖主义、网络生物安保问题和非法生物经济问题,对人类健康、其它生物和生态环境产生难以预料的伤害,亟需做出新的哲学概括。本文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适应我国合成生物学发展的伦理治理建议,为其发展保驾护航。
有机太阳能电池领域在近几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目前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PCE)最高已经达到18%以上。然而,有机太阳能电池的高效率器件目前大部分还停留在实验室制备阶段,要实现有机太阳能电池的产业化还得解决大面积制备工艺的问题,并且还要考虑电池制备的材料成本和加工成本的问题。采用溶液刮涂的方法制备大面积有机太阳能电池能减少材料的浪费以及简化加工工序,本文的主要工作是对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刮涂法制
精密微型316不锈钢内齿轮是用于手机、电脑、无人机等微型照(摄)像头自动对焦、聚焦等的重要零件,但其硬度低、不耐磨,磨损后会导致成像质量下降,因此必须进行强化处理。本文以316不锈钢为研究对象,利用OM,SEM,LSCM,EPMA,XRD,VSM,维氏硬度仪,摩擦磨损试验机和电化学工作站,研究了离子渗氮(PN)、离子渗碳(PC)、离子氮碳共渗(PNC)三种离子扩渗强化工艺对316不锈钢组织和性能的
现有的投资组合研究大多采用证券的历史收益数据来预测证券的预期收益与风险,再构建投资组合模型进行投资规划。但是,在现实中,也存在着很多历史数据不充分的证券。基于其新上市的情况或者数据丢失的局限性,投资者难以获取充分的历史数据来精确预测证券的预期收益及风险,因此也就无法有效地沿用已有的模型。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含参熵权法和加权相对贴近度,构建了一类基于多属性决策的新型证券评价体系,并结合前景理论和直觉
随着航空发动机向着高效率、高推重比方向发展,对发动机热端部件表面应用的热障涂层(TBCs)提出更高要求。传统氧化钇稳定氧化锆(YSZ)材料由于相变、烧结等问题已不能满足更高承温温度和更好隔热能力的需要,新型热障涂层材料的开发和应用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锆酸钆(Gd2Zr2O7,GZO)材料热导率低、相变温度高、高温稳定性好,是最具应用前景的热障涂层陶瓷材料之一。等离子喷涂-物理气相沉积(PS-
5G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世界信息化格局的剧变,也催生了许多新兴的应用领域。在为人类生产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5G网络同样面临诸多挑战。例如,5G基站等网络设备的部署规模与建设速度难以满足飞速增长的数据流量与用户业务需求。因此,在相对有限的范围内对网络资源进行优化分配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传统的网络资源分配算法受到网络结构的制约,必须依赖基础网络设施进行资源分配,面对5G网络复杂应用场景时的适应性较差。为了
碳纤维增强尼龙因具有强度高、韧性好和耐高温等优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和电子电器等领域。通过添加适量的碳纤维,可以显著提升尼龙的力学性能,但是同时也降低了尼龙的流动性和成型性。目前,虽然可以通过注塑成型制备高性能的碳纤维增强尼龙制品,但是碳纤维含量对材料流变性能的影响、注塑成型中熔体的流动规律和纤维取向等机理问题亟需探索。鉴于此,本文以碳纤维增强尼龙为研究对象,通过稳态和动态流变实验,研究碳
对国内外大停电事故的分析表明,其原因多是少量输电元件故障退出运行造成大规模潮流转移,进而引发连锁故障,最终导致大停电。随着电网规模扩大、电网各区域互联性增强以及电力市场迅速发展、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电源渗透率的提高,电力系统静态安全稳定分析的难度也日渐增大。因此,如何快速准确地辨识出电网中可能存在重过载风险的输电断面,并判断断面的安全风险,是电网安全分析的重要课题。论文以输电断面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工作
结直肠癌是全球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之一,病理图像作为诊断结直肠癌的金标准,在结直肠癌诊断治疗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目前我国基于病理图像的诊断主要依赖病理科医生的主观判断,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误诊事件也时有发生。为了减轻医生病理诊断的负担,减少结直肠癌患者的误诊率,使用计算机辅助病理诊断势在必行。然而病理图像存在总像素量巨大,组织种类多等特点,无法简单直接放入计算机分析。在以往方法中,需要医生对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