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视野下的县域义务教育优先均衡发展研究——以甘肃省XX区为例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huan009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教育公平的重中之重,是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础和重点领域,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主要内容。2008年2月,中共十七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指出,要“着力促进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建立健全公平公正、惠及全民、水平适度、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系列的文件精神和现实改革实践,引发了社会各界围绕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主题进行广泛的讨论。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就提出要“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实现基本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区域差距”,要求“各级政府要切实履行统筹规划、政策引导、监督管理和提供公共教育服务的职责,建立健全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逐步实现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维护教育公平和教育秩序。”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作为政府公共服务的一个主要方面,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成为现阶段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从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至今,我国义务教育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基本普及并真正实现了免费义务教育。但是,在3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又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困难,义务教育城乡间、地区间、学校间的差距依然存在。随着“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的逐步建立,县级人民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在促进本辖区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责任和义务逐步明确,县级政府有能力和义务对辖区内教育的均衡发展全面统筹。因此,无论是从国家义务教育政策的角度考虑,还是从当前义务教育发展的现实角度思考,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都应该成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突破口。  本研究在对前人理论和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对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和县域义务教育优先均衡发展的意义进行了理论探讨,并在实际调查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探寻2006-2011年甘肃省xx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及变化趋势。通过比较分析发现,xx区义务教育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教育差异整体上在逐步缩小,但在有些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纵观2006-2011年xx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本研究发现xx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二是义务教育经费的政府投入不足;三是教育观念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影响;四是义务教育政府管理体制的不完善。  在对xx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以上现状比较和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认为,整体推进xx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如下:一是加大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力度,缩小校际办学条件差距;二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城乡师资均衡发展;三是进一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升义务教育质量;四是落实相关政策措施,保障困难群体学生接受义务教育;五是加大投入,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费保障机制;六是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制度。
其他文献
抓周仪式,作为一种中国特有的风俗延续了数千年。关于风俗的研究,一直以来是人类学家关注的重点。人类学家一直想通过一个地域的风俗习惯来探究该地区的文化衍生、发展的轨迹。
随着全球化的进展,不同的文明相互碰撞的机会越来越频繁,正如著名学者亨廷顿认为的,在今后的世纪,文明的冲突将成为人类多种形式冲突的主要方面。那么具有五千年悠久文明的中华文
不动产物权登记具有维护不动产权利静态安全和保障不动产动态交易安全的功能。登记内容的正确与否,既影响交易相关人的利益,又影响市场交易的安全和秩序。登记机关违反其应承
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需要更多的能源,但目前中国的资源总数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原料供应需求,所以中国依赖于原料进口。而俄罗斯也有意向向中国出口碳氢化合物,这不仅有利于俄罗斯
立法宗旨,是指一国在某一领域立法时所希望达到的目标或价值追求。它一般包含两层内容:内层表现为该法的价值取向,反映的是立法者的立法态度及价值选择;外层表现为该法的立法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