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仲裁内部上诉机制在我国仲裁制度中的适用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qq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错误的仲裁裁决,我国现有的错误裁决救济程序为仲裁司法审查制度,主要包括撤销仲裁与不予执行仲裁。2018年仲裁司法审查的两部司法解释又将有关司法审查的讨论推向白热化。那么,目前对于仲裁裁决的司法追诉体系能否给予当事人全面的、充分的救济?现有的错误裁决救济体系存在哪些问题?是否能够通过引入仲裁内部救济机制来弥补司法审查机制的不足?对仲裁裁决救济体系的优化和重构是本文主要研究的问题。除引言和结语外,本文共分为如下四个部分进行写作。第一部分:问题的提出。之所以欲将仲裁内部上诉机制引入,是因为现行的错误仲裁救济体系不能很好地完成裁决救济的任务。具体而言,(一)首先对于我国裁决错误的类型进行识别:将我国现有仲裁法体系中可能出现的裁决的错误类型通过司法案例展示的方式进行识别辨析。(二)对我国现有的错误裁决救济制度的运行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概括来看,现行救济制度存在的主要缺陷有:(1)实体错误的救济范围有限。我国目前对于国内仲裁裁决实行有限实体审查方式,法律允许的和当事人能够实现的救济范围远小于裁决实际发生错误的范围,现有的司法追诉不能覆盖裁决错误的全部情形,难以实现错误的纠正;(2)部分程序审查事项的边界难以把握,并且直接撤销裁决也难以满足当事人对公正结果之期待。(3)公共利益原则适用的保守性。公共利益原则本可以作为仲裁司法审查的兜底条款,对未予规定的申请事由进行补充,但我国司法审查制度对于公共利益原则适用较为保守,公共利益原则的适用难度较大。(4)仲裁司法审查裁定缺乏救济手段,一裁终局反而有可能成为当事人对仲裁态度迟疑甚至放弃仲裁的原因。(三)内部报告制度阻碍撤裁。这一部分对我国仲裁裁决司法审查中的内部报告制度进行了评述。内部报告制度虽不是错误裁决的救济路径之一,但该制度的运行导致实务中对于裁决的撤销或不予执行困难重重,减损了仲裁裁决的高效、经济和便捷性,该制度本身也存在诸多弊病,如上报程序缺乏实施细则、程序不公开、程序拖延、违反了审级独立、法官亲历和程序公开等诉讼法原理等。对于该制度,必须正确认识其缺陷和对错误裁决救济的非正向作用。以期废除该制度并以合理的替代性制度代之。第二部分,在弄清问题靶向之后,对于引入仲裁内部上诉机制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设立仲裁内部上诉机制,是否是对于仲裁一裁终局原则的根本颠覆,是否会使得仲裁失去其相对于诉讼的最大优势。具体而言,(1)一裁终局的优势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存在的。当仲裁标的额巨大而仲裁员出现判断失误的时候,一裁终局便不是仲裁的优点而变成了当事人可能负担的巨大利益损失。其次,仲裁裁决的终局性是与法院司法审查的有限性相对的,对于接受司法复审的仲裁裁决而言,其终局性是受到司法审查制度的严格约束。(2)一裁终局的局限性,一裁终局已经不能适应实践发展的需要。我国对于终局性的理解过于单一和片面,与国际通说及立法实践不符。(3)最后,内部上诉机制在其设计的诸多细节与配套措施方面都体现出对于一裁终局理念的尊重与维护,二者并非存其一、废其一的对立关系。第三部分,在分析了我国现行仲裁司法追诉体系存在的问题以及仲裁内部上诉机制构建的学理基础之后,在第三部分对于域外仲裁的最新立法例进行考察,思考以上国家和地区建立仲裁内部上诉机制的原因和具体设计,从而为仲裁内部上诉机制在我国的本土化移植做好准备。第四部分,针对我国错误裁决救济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和重构建议。(1)针对仲裁司法审查缺乏救济渠道的问题,在“仲裁内部进行上诉”及“对于司法审查裁定进行二次救济”,哪种方式更具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讨论,以及建立仲裁内部上诉制度之后仍要保留仲裁裁决的司法监督,遵循司法最终解决原则。(2)若要构建仲裁内部上诉机制,应当在整体上遵循哪些基本原则的问题。(3)具体的程序设计应当注意哪些方面,如何借鉴已有的立法实践。最后,建议废除内部报告制度,在司法追诉体系内部减小纠正错误裁决的阻力,也能更好地尊重仲裁的独立性,让仲裁机构与司法追诉两个部分更好地衔接与配合,以使裁决救济体系更有活力地运作。
其他文献
商用车运送货物多、体量大,适合长途运输。已成为公路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途的运输时,驾驶员因为工况单一所以容易产生驾驶疲劳,这是产生交通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商用车ADAS的研究有重要的意义。ADAS能够感知外界环境变化,从而分析决策向驾驶员发出预警的信号甚至是主动控制车辆,对提高交通行驶的安全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使用了电液耦合转向系统来研究适用于半挂列车的LDWS和LKA策略,并使用了实验
机械性能优异的力学材料在工业生产发展中地位举足轻重,寻找潜在的新型力学材料对于推动国家工业发展和相关领域进步意义重大。本文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应力应变计算,以成键特征丰富的B元素和C元素为基础,在碳同素异形体和富硼化合物这两类材料中分别选取一个结构原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讨论其在复杂应变下的应力响应行为和原子尺度的结构形变模式,总结得出以这两种材料为结构原型的两类材料的“结构-性质”关系
青藏高原形成早期历史近年来日益受到关注。相关研究表明,晚白垩世拉萨板块内就已经发生了大规模的地壳缩短、地壳增厚和区域隆升,但是其相关作用发生时间、作用区域和构造机制等问题存在争议。本文选取了狮泉河-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带上的阿索地区为研究区域,对区内的晚白垩世地层马莫勒组和山嘎勒处竟柱山组的形成时代和沉积环境进行了研究,此外还对中仓地区的竟柱山组地层进行了碎屑锆石测年,并结合区域地质资料进行对比,讨
5G技术的全面部署使得我国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 T)技术的战略地位下沉至重要基建,同时,智能终端设备大规模的普及、万物互联(Internet of Everything,Io E)时代下移动通信业务的激增都给当前的网络架构带来了巨大的流量压力,因此,未来无线通信网络将更加重视广连接、高速率和低时延。而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通信恰巧能为解
目的:对40例存在胸膜腔疾病的患儿进行病因诊断分析,并探究胸腔镜术在胸膜腔疾病患儿中的诊断与治疗意义。方法:研究对象为2016.3月-2020.10月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小儿呼吸二科住院治疗的存在胸膜腔疾病,且符合胸腔镜术检查适应证的患儿共40例。对其临床表现、常规辅助检查以及胸腔镜检查及治疗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本研究中行胸腔镜术患儿的适应证如下:通过胸部超声或肺部影像学检查可明确,
TC4钛合金由于具有质轻、比强度高、无磁无毒、生物相容性好和耐体液腐蚀等特点,被广泛用于制造头颅骨、心脏盒、人工关节、血管支架、假肢、种植牙等生物植入材料,是现今应用最广泛、最有前景的生物医用钛合金材料之一。为满足高的寿命要求,构件应具有较高的断裂韧性和较低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而TC4钛合金作为医用人造骨植入时,在人体组织液的腐蚀环境下服役其断裂韧性和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必将受到影响。目前对TC4钛合
随着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峻,绿色产品和绿色生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由此,对于供应链领域的研究也开始由传统供应链向绿色供应链转变。目前关于绿色供应链的研究有许多方面,其中决策与协调问题是绿色供应链研究的重点问题,也是本文研究的重要内容。以往关于绿色供应链决策与协调问题的研究大多考虑的是单一线下渠道,较少考虑线上渠道或者双渠道。而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新零售”的出现,很多线下零售商和线上
度量数论起源于二十世纪初的Borel,Weyl和Khintchine等多位数学家的研究,其中关于正规数与丢番图逼近的研究是度量数论中两个基础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正规数与丢番图逼近理论中比较经典的结论,如在[0,1]上连分数展开式中部分商有界集合Bad的Lebesgue测度为0,Hausdorff维数为1,正规数集合S的Lebesgue测度为1.进而引发我们对部分商有界集合上的正规数的探讨.记连分
通常,机器人的定位导航沿袭了特征提取、特征匹配和导航的经典流程,并利用其它优化策略调优。但是面对复杂场景时,该类方法往往存在稳定性不足的缺点,且步骤多、流程复杂。卷积神经网络在处理图像任务时表现出强大的特征抽象和表达能力,为机器人的定位导航问题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该方法能够从训练数据中学习位置信息,并且能够学习到场景的真实尺度,具有传统方法不具备的优势。因此,本文针对基于深度相机与卷积神经网络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