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海盆地荒漠绿洲区生态地下水位对人类活动响应的研究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海盆地位于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北缘,属于中国西北地区典型的内陆干旱盆地,由于降水稀少,蒸发强烈、水资源匮乏,生态环境极为脆弱。荒漠绿洲区植被覆盖程度低,其生长状况与生态地下水位埋深关系密切。随着近年来人类活动的加剧,地下水的大量开采利用已经引起了绿洲区植被退化。因此,研究绿洲区生态地下水位对人类活动的响应,为马海盆地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制定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以及我国西北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本文利用MODIS NDVI和GIMMS NDVI遥感数据,分析荒漠绿洲区植被年际和年内的变化趋势以及空间分布特征;通过小波分析法、距平分析法对马海盆地1970~2010年41年间降水、气温数据进行分析,揭示研究区降水、气温的周期、趋势等特征,并结合植被变化趋势特征分析了研究区植被与降水的相关性;根据研究区水文地质信息,利用GMS软件建立地下水数值模型,预测地下水不同开采情景下马海盆地地下水流场的变化;利用ArcGIS软件中Spatial Analyst模块,基于相同分辨率的地下水位埋深数据和NDVI数据,分析不同埋深区间NDVI均值与地下水位埋深的关系,确定荒漠绿洲区生态地下水位埋深,并根据二者间关系的数学拟合方程,预测绿洲区植被的变化。本研究获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马海盆地荒漠绿洲区植被在1982~2009年近30年间,植被生长趋势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在空间分布上,近1/3面积的绿洲区植被出现了缓慢衰退的生长迹象;2、马海盆地41年间(1970~2010)降水的总体变化趋势呈波动状态,2000~2009年降水显著增加;在气温变化方面,41年间马海盆地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升温率为0.32℃/10a;在多年尺度上,马海盆地荒漠绿洲区植被指数年际变化与降水、气温年际变化无相关性;3、定量化得出马海盆地荒漠绿洲区适宜植被生长的生态地下水位埋深为3~4.5m,与前人在额济纳和银川平原的研究结果有所区别,其原因可能与不同的气象、水文、土壤的条件有关;4、通过构建马海盆地地下水数值模型,分析地下水不同开采情景下研究区地下水位的变化。结果显示:在未来鱼卡煤矿与电厂生产用水情景、钾盐矿区山前洪水资源化情景下,对马海盆地的地下水流场的影响较小;而在盐湖钾盐无论采用浅层溶采还是盐湖深层承压卤水开采情景下,均对马海盆地的地下水流场影响较大;5、对马海盆地地下水不同开采情景下的荒漠绿洲区植被生长变化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在盐湖未开采情景下,马海绿洲区的植被的总体长势较好,NDVI值在0.3~0.5之间;在鱼卡河中游煤矿、电厂工业生产情景以及西北山区洪水资源化利用情景下,绿洲区的植被指数变化不大;在盐湖钾盐浅层溶采和盐湖钾盐深层承压卤水开采情景下,绿洲区植被指数降低,植被生长出现退化。
其他文献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深入实施,国家对教育投入的力度在不断加大,教育经费逐年增加,使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迅速提高.与此同时,高校后勤集团社会化、校办产
新时代,中国社会已经进入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节点时期,中国基层自治制度安排和行动逻辑的外部性、现实的高度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使得合作治理理论渐进成熟。鉴于此
当前大学生群体诚信缺失现象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高校德育工作者应该深刻认识到构建和谐校园迫切需要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在对目前诚信教育模式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提出加强大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和红茶多酚对人肝细胞癌HepG2细胞脂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HepG2细胞经EGCG(5μmol/L),红茶多酚(5μg/ml)或0.1%二甲亚枫(对照组)处理8h
本文针对许多发射台因双频共塔导致发射机频繁掉功率,不能保证“三满”播出,对故障原因难以及时排查的情况,特将本单位在一次安装发射机过程中对双频共塔网络进行改造的经验,介绍
Rayleigh面波在很多领域都显示着重要的作用,比如地震学、地下水、工程、环境、地质学和材料科学。英国学者Lord Rayleigh于1885年首先在理论上发现并证实了,在各向同性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