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一个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在党的十七大上被正式提出。但是自从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便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本文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历史学实证研究的角度出发,在总结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思想和吸收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和历史经验,归纳出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现实启示第一章,绪论部分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背景,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对于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相关研究现状,指出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第二章,着重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内涵及理论基础,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第三章,通过介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众化的历程,理清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脉络。马克思主义经过十月革命传入了中国,在五四运动中得到了广泛传播。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以马克思主义为其指导思想,并具体承担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任务。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紧紧围绕革命、建设、改革的中心任务,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改革开放各个阶段的大众化实践,成功地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了两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丰富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内容,推动着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事业不断向前。第四章,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教条式和庸俗化的对待马克思主义,弱化党对思想意识领域的领导,各种消极现象与各种社会思潮纠结在一起对理论武装工作的挑战,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有着复杂的历史和现实原因。第五章,虽然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也同样积累了丰富的大众化经验。主要表现在:在思想上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在认识上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政治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前提;坚持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法论要求;中国共产党的各级理论宣传研究机构,各种群团组织,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教育家及广大理论工作者、教育者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主体;各种系统性工程,理论学习实践活动,各种纪念活动以及大众传媒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载体;坚持精神塑造与利益维护的统一,坚持民族化与通俗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切入点。这些经验对于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第六章,根据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得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启示:一是要充分认识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二是要充分认识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长期性与艰巨性;三是要充分认识主体的差异性,关注主体诉求、激发主体活力;四是要加强理论创新和理论学习,构建制度体系;五是要优化大众化队伍,拓展大众化平台、创新大众化方法。结语部分,指出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路径在于把理论教育与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理想相结合,以切实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感受来增强理论的亲和力、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