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下土地储备制度建设与政策选择研究——以马鞍山市为例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cgxcgxc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作为城市空间和城市功能的载体,是城市资源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城市土地资产性功能日益完善,土地储备制度率先在我国市场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出现并得以实施。当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的推进期和工业化的发展期,土地资源的供求矛盾,尤其是,土地无可替代的承载作用与土地资源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显得更为突出。土地储备制度及其相关政策的出台、执行,对我国缓解土地供求矛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土地储备制度,不仅使土地供应方式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为经营城市提供了支持,而且在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盘活存量土地资产、有效提升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在理论分析部分,通过对我国土地制度变迁背景的回顾和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背景分析提出研究问题;在分析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对土地储备制度的要求的基础上,针对土地储备制度参与宏观调控的内容、手段、重点等方面进行了逐一阐述。在实证研究部分,介绍了研究区域——以马鞍山市的区位区划、人口与社会经济、城市发展等方面的概况,并回顾了马鞍山市作为全国国有土地资本运营唯一试点城市的历史,分析宏观调控前的土地储备制度运行模式、积极作用及存在的问题,发现今后土地储备制度建设的方向并且分析宏观调控下的土地储备制度变迁走势。文章最后在研究总结的同时,提出宏观调控下土地储备制度面临的政策选择。 由于中国实行城市土地国家所有、土地用途管制、农地转用、建设用地统一供应制度,决定了运用土地政策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可行性。在宏观调控、市场调节下的供地模式正在形成之中,所有这些宏观经济与政策因素在短期或长期内必将对土地市场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也将给马鞍山市的国有土地资本运营工作和土地储备制度带来机遇和挑战。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后对土地储备制度要求是,政府通过调节土地供应总量、安排不同的土地用途来抑制或鼓励市场需求,有效地引导投资的方向和水平,实现调控经济运行的目标。这意味着,土地储备制度建设的重点和面临的政策选择必须从源头出发实现政府调控职能,同时加大土地市场的调控力度。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目的 观察Th17/Treg细胞及细胞相关因子在重症肌无力患儿血清中的表达,激素治疗后的改变,探讨其在发病机制、疗效和预后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10月符合入组标准的研
农村公共服务是关系农民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因素,而政府在农村公共服务上的主导责任对农民利益保障起着最关键作用。近年来,农民看病难、看病贵、上学难等问题突出,城乡差距呈扩大
研究背景县医院作为全县的医疗中心、医疗业务技术指导中心、医疗科研教学基地,服务面覆盖80%的农村地区,功能定位是为该县域内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解决当地人民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县医院改革是新医改的重点之一,其运行状况良好与否关系着我国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进一步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