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城市旅游形象传播效果研究

来源 :贵州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liul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旅游形象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城市旅游的发展,同时也能影响旅游者购买旅游产品的欲望。旅游者对城市旅游形象的感知、情感态度和驱动行为影响着一座城市旅游形象的传播效果。良好的城市旅游形象传播效果,能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竞争力,也能促进城市旅游的发展。通过调研旅游者对贵州七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旅游形象传播的感知情况、情感态度情况、行为驱动情况以及影响贵州城市旅游形象传播的因素,来了解贵州城市旅游形象目前的传播现状及传播效果,这对于提高贵州城市旅游形象传播效率,提升贵州城市的旅游竞争力和影响力具有一定价值。本文总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阐述。第二章主要介绍本文研究的问题、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框架和分析指标以及分析城市旅游形象传播影响因素。第三章是以贵州七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作为研究样本,利用问卷调研结果来了解旅游者对城市旅游形象传播因素的感知、态度以及行为,并从旅游者对城市旅游形象传播因素的感知、情感态度以及行为驱动这三个层面来分析贵州城市旅游形象传播效果。第四章节是研究发现,通过问卷结合分析指标和影响因素分析得出目前贵州城市旅游形象传播特点、传播模型、以及传播中存在的问题。第五章主要是结合第四章节的分析结果及相关政策,提出改善贵州城市旅游形象传播效果的路径及方向。通过上述研究,本论文发现旅游者对贵州城市旅游形象传播主体的感知态度:总体来说不高,其中对人际传播的感知态度最好,认为其可信度最高,同时认为其他传播主体的感知态度及可信度不如人际传播,除此之外传播主体的传播观念不强、宣传力度不足也是贵州城市旅游形象传播时传播主体的问题;旅游者对贵州城市旅游形象传播的客体感知态度:旅游者认为贵州城市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对于城市的自然资源和人文环境这两个部分感知态度较好;旅游者对贵州城市旅游形象的传播渠道感知态度:目前旅游者们通过新媒体来了解贵州城市旅游形象的占比较大,旅游者更愿意通过图片和视频的方式来分享贵州城市旅游形象,研究发现贵州城市旅游形象传播渠道存在媒介运用不足的问题;旅游者对贵州城市旅游形象传播内容感知态度:旅游者对目前贵州城市旅游形象传播内容(旅游形象宣传片、旅游宣传口号)比较满足,但总的认为城市宣传口号过多,宣传内容较少,内容过于商业化,并没有考虑受众的想法;旅游者对贵州城市旅游形象传播效果感知态度:超过一大半的旅游者表示愿意向他人推荐贵州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并愿意重游贵州城市。针对上述旅游者对贵州城市旅游形象的感知态度及行为这些问题,本文给出了相应建议有:1、针对传播主体,要提高传播主体可信度,要加强对外宣传力度。2、针对传播客体,要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条件提升城市旅游形象。3、针对传播渠道,传播主体应该要整合传播方式充分利用媒介特性。4、针对传播内容,传播主体要明确形象定位,优化传播内容。5、针对传播效果,传播主体要重视反馈信息,强化其与受众互动。
其他文献
随着工农业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成为全世界氮沉降最高的国家之一。温带草原地区的氮沉降水平局部超过3 g·m-2·a-1,可能会对草原生态系统氮循环过程产生影响。除了对植被
针对按规范公式计算得到的超高层建筑结构风致振动不尽合理的问题,以西安环球贸易中心超高层建筑为工程背景,首先通过风洞试验测得各楼层的风荷载,再利用ANSYS参数化设计语言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课后习题的选择与编排应突出层次性,可以设置巩固性练习、拓展性练习、探索性问题等多种层次。”我遵循这一指导思想,对如何布置数学作业这一策略进行
近年来,我国电视节目的娱乐化倾向愈加明显,特别是最近电视婚介节目的热播,其娱乐化的节目形态,引起热议不断。本文试从中国电视婚介节目娱乐化倾向的现状、表现、存在问题及
<正>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对健康人群很少致病,患儿常有潜在的免疫功能缺陷,包括低丙种球蛋白血症、粒细胞减少等[1]。Asgari等[2]通过外显子组测序发现2
新课程理念下,学校应该结合自身特色和当地实际情况创办一些具有地方校园特色的教学项目,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综合素质的均衡发展。以软式排球为切入点,探索开发和实施软式排球
为提高液压支架故障诊断技术水平,促进综采工作面智能化技术发展,在分析液压支架常见故障的基础上,将常见故障分为3个等级,设计了液压支架状态监测传感器布置方案,针对3个等
东莞水道特大桥主桥钢管拱为280 m中承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主拱肋采用无支架悬臂拼装扣挂体系固定的施工方法。采用可滑移式缆索起重机进行吊装,扣挂体系固定并进行拱肋线
根据制度变迁理论 ,分 5个阶段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南方集体林地产权制度的历史变迁进行了分析 ,阐明了各个阶段产权制度的安排特点及产生的绩效和缺点 ,并总结了经验与启示。
新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必修课程内容不再继续按照专题体例划分,但经济史内容依旧占据必修课程的很大比重。而且在选修模块中,新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还新设置了“经济与社会生活”模块,这足以体现出新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于经济史内容的重视。然而由于经济史知识点琐碎、内容枯燥等一些特点,一直以来经济史教学设计都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因此,高中经济史教学设计的研究也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人教版历史必修2为例,采用文献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