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pp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一种常见的神经肌肉传递疾病,是受自身抗体介导的免疫性疾病。MG和胸腺的关系由来已久,胸腺在疾病发展中的相关性早已为人所知,在过去的十数年里,对它的理解也有了很大的进步,胸腺切除术在MG治疗中起着主导作用。作为病例回顾性研究,本研究通过收集分析我院胸外科单一医疗组行胸腺扩大切除术后MG患者的相关材料,对术后疗效进行客观评价并做分析,认真探讨哪些因素是真正影响MG术后远期疗效的相关因素,为今后临床上制定MG的手术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统计分析2013年6月~2020年05月于我院胸外科单一医疗组接受胸腺扩大切除手术并成功电话随访的80例MG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治疗效果,以是否达到完全缓解(complete stable remission,CSR)作为评价指标,从患者性别、发病年龄、术前病程、术前最重改良Osserman分型、术前有无伴发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术前药物控制情况、手术方式、术后胸腺病理类型8个方面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并对其中47例病理类型为胸腺瘤的患者的Masaoka病理分期、WHO组织学分型及切除的肿瘤大小3个方面也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探寻影响MG术后远期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1)本研究结果显示,80例患者中,达到完全缓解15例,CSR率:18.75%,平均达到完全缓解时间:4.01年;达到治疗目标61例,达到治疗目标率:76.25%,平均达到治疗目标时间3.24年。(2)单因素Log-rank检验分析显示:患者性别、术前病程、术前有无伴发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术前药物控制情况、手术方式、术后病理类型(胸腺瘤vs非胸腺瘤),以及胸腺瘤患者的WHO组织学分型和切除的肿瘤大小与术后完全缓解的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年龄、术前最重改良Osserman分型、术后病理类型(胸腺增生vs非胸腺增生)及胸腺瘤患者的Masaoka病理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术后MG远期疗效达到完全缓解的相关因素。(3)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术前最重改良Osserman分型(P=0.006OR:2.046 95%CI:1.228~3.408)、术后病理类型(胸腺增生vs非胸腺增生)(P=0.009 OR:2.114 95%CI:1.201~3.718)及胸腺瘤患者的Masaoka病理分期(P=0.041 OR:2.709 95%CI:1.043~7.036)是MG术后远期疗效达到完全缓解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发病年龄不是术后MG远期疗效达到完全缓解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1)胸腺扩大切除术在MG的治疗上有效可靠,且疗效与术后时间呈现正相关趋势。(2)发病年龄是MG术后远期疗效的相关因素,早发型患者较晚发型患者预后更好,考虑是年轻患者新陈代谢更快,所以MG症状的改善和缓解程度可能相对更好。(3)术前最重改良Osserman分型是MG术后远期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Ⅰ+Ⅱa型较Ⅱb型及以上疗效更佳,提示控制MG发病后分型进展有助于提高术后MG的完全缓解率。(4)经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与经胸骨正中切口胸腺扩大切除术对术后远期CSR率无统计学上差异,MG患者行经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同样安全有效。(5)术后病理类型(胸腺增生vs非胸腺增生)是MG术后远期疗效达到完全缓解的独立危险因素,MG合并胸腺增生远期预后较其他病理类型好,可供治疗选择参考。(6)胸腺瘤患者的Masaoka病理分期是MG术后远期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低分期患者远期预后更良好,建议MG合并Masaoka高分期的患者,术后应采取放化疗等进一步治疗措施来提高术后缓解率。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建立氯化锂-匹罗卡品(Lithium Chloride-Pilocarpine,Li Cl-PILO)诱导的SD大鼠慢性癫痫共患抑郁模型,探索5-HT各受体亚型在大鼠不同脑区的分布情况;并予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进行干预,探索其对抑郁行为及痫性发作的影响。【方法】1.实验动物分组:采用氯化锂-匹罗卡品(Lithium Chloride-Pilocarpine,Li Cl
目的癫痫(epilepsy,EP)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它是一种以长期性的产生癫痫发作的倾向为特征的慢性脑部疾病。在我国,癫痫的整体患病率在7‰,其中大多数在儿童时期起病,癫痫的发生对患儿的生活质量和学习活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对其家庭和社会造成了严重的负担。作为一种多病因疾病,遗传因素、脑部创伤、肿瘤生长、感染、畸形、免疫等均可引起癫痫。尽管病因有很大的变异性,但线粒体功能障碍及动力学改
研究目的:研究报道,tau蛋白的磷酸化受许多蛋白激酶调节,而tau蛋白的磷酸化激酶和磷酸酶失调会导致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发生;micro RNA(miRNA)在AD患者脑组织中的表达失调,miRNA可调控蛋白激酶的蛋白水平或其活性,从而影响tau蛋白的磷酸化;褪黑素可调节多种miRNA并参与神经分化等生物学过程。本课题组的前期研究均发现,褪黑素可减少tau
随着信息时代的迅猛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成为学生立足社会的一项基本生存技能。在高中物理教学落实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推动学生思维创新,帮助学生掌握更多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可以更加游刃有余。
期刊
目的:本课题旨在探究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中的神经保护作用,是否与影响星形胶质细胞神经支持能力和线粒体功能相关,并探究GLP-1的保护作用与cAMP/PKA通路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Aβ1-42诱导原代Spargue-Dawley(SD)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构建AD细胞损伤模型。使
黄遵宪从清光绪十七年(1891)到清光绪二十年(1894)出任首任驻新加坡总领事一职,此时正逢晚清洋务运动变法自强,以及中日战争爆发之前的政治危局,而作为英殖民地新加坡的驻外领事,黄遵宪的维新人士和外交人士的双重身份,也使得他置身于新旧时代的夹缝之中。本文以晚清时期黄遵宪在新马地区的活动及其与华人之间的关系为基础,在重新建构清末驻新领事南洋生活的历史大背景下,以海峡殖民地华人社群分化和传统知识分子
目的:收集散发早发型帕金森病(early-onset Parkinson’s disease,EOPD)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并筛查致病突变,以期为EOPD的早期诊断、基因筛查及预后判断等提供帮助。方法:收集2018年09月至2020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及病房确诊的散发早发型帕金森病患者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及临床资料,分析EOPD临床特征,并根据有无便秘分组比较EOPD临床
目的(1)基于TMT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寻找与脑卒中预后相关的蛋白质标志物;(2)探究脑卒中后早期变化的蛋白质是否能作为构建脑卒中功能预后的预测模型。方法本研究选取自2018年9月至2020年7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确诊为脑卒中的患者,脑卒中诊断符合中国脑卒中诊断标准,且经过头颅CT或头颅磁共振扫描证实。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后共纳入70人。所有入组病人在发病一个月内抽取血标本
目的:应用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方法评估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患者脑白质的微观结构改变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材料和方法:本研究一共纳入34例受试者(其中18例ALS患者和16例健康对照)的DTI数据。应用图谱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分析方法并结合DT
背景与目的:抗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脑炎是一种抗神经元抗体介导的炎症性脑病,其中人体产生针对脑中NMDA受体(NMDAR)的自身抗体,导致神经和/或精神症状。近年来随着对抗NMDAR脑炎认识的深入和生物标志物检测手段的进步,该病的诊断率正逐年上升,现已被认为是急性脱髓鞘性脑炎之后自身免疫性脑炎的最常见原因。该病的临床表现都是复杂多样的,治疗效果不一,恢复过程漫长,预后往往是人们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