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研究主题是逻辑学家约翰·伍兹的谬误理论。伍兹谬误理论的基本思想是:传统谬误的逻辑理论忽视了优先对人类推理者的特质的充分说明,因而过于理想化地提出判定谬误的标准,结果造成了许多理论困境,比如,最严重的是理论上认为是谬误的论证形式却被人们在实际的交互过程中予以承认和使用。一种合适的推理或论证理论必定扎根于对推理主体的说明之中。与机构主体相比,人类个体主体一般拥有相对不足的认知信息、时间和计算能力等资源,他们的认知目标更为低小。个人主体必须面对他所面临的资源局限性,将资源贫乏转换成一种有利条件。一个个体认知主体x犯了一个相对于他的认知目标T的错误M,仅当x没有满足达到T所要求的标准S。在大多数情境中,个体推理者的目标既非保真也非试验确证,所以一个推理是否是谬误并不完全以有效性和归纳强为标准,在很多情况下,传统上的“谬误”其实大都是不足资源补偿策略,体现了认知的经济性。但是,学术界尚未对这一颇具革命性的谬误新理论及其对逻辑发展的意义进行全面的探讨。本文尝试对这一状况有所改观。通过梳理谬误研究发展史,本文将伍兹的整个谬误理论定位为两个历史关节点:“伍兹—沃尔顿方法”(响应汉布林对谬误理论发起的挑战)和“认知经济的谬误理论”(顺应逻辑的实践转向或认知转向),着重评介后一种最新的谬误理论。同时,通过与当代两种主流谬误理论相比较,提出我自己对伍兹谬误理论的评价以及对谬误理论未来发展路向的认识。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导言”,主要介绍伍兹及其谬误研究,论述其认知经济框架下的谬误理论的重大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说明全文的结构和研究工作。第二章“谬误理论的伍兹—沃尔顿方法”,以考察谬误研究史,尤其是汉布林对传统谬误理论提出的挑战以及回应汉布林挑战的不同路向为背景,评介伍兹谬误理论发展的第一阶段,即伍兹—沃尔顿方法(WWA)。本文的分析表明,伍兹—沃尔顿方法体现了谬误理论的现代逻辑意味。第三章“伍兹谬误理论发展的转折点”,分析实践逻辑的一些重要概念,比如,认知系统,认知主体及其类型和位阶,实践推理行为,实践推理和理论推理的区别等。本文力图表明,伍兹结合认知科学的新成果和逻辑的新发展提出了一种新逻辑观;而且从这种新逻辑观出发对传统谬误清单进行全新的审视,为一种全新的谬误理论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四章“伍兹的认知经济的谬误理论”,即“伍兹的新谬误观:谬误的认知经济理论”,探讨主体认知的经济性以及由此引发的谬误概念、推理评价标准等剧烈而影响深远的变化,对形式(演绎)逻辑在谬误理论中的作用予以定位,评介伍兹在认知经济架构下提出的关于谬误的一系列基本命题。第五章“伍兹谬误理论的优势与问题”,选择当代主流谬误理论,即范·爱默伦的语用—辩证的谬误理论、沃尔顿的语用谬误理论,与伍兹的新谬误理论进行比较,论证伍兹理论的优势所在。本文指出,与主流谬误理论相比,伍兹的谬误理论更加凸显谬误分析的逻辑视角、逻辑方法和逻辑标准,更与当代逻辑的最新发展相联系。它突破对话框架,突出推理行为;聚焦推理主体特性,强调谬误评估的理性标准;坚持多元主义,通过深化逻辑而深化谬误理论。根据以上研究,本文最后提出对谬误理论今后发展的认识:在伍兹认知经济谬误观的框架下,结合推理和论证理论研究的最新发展,进一步与古代辩证推理或topoi理论相结合,与图尔敏论证“域”的理论相结合,与当代论证型式理论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