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代以来中国媒介文化散点透析——以布尔迪厄的理论为视域

来源 :广西师范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qw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电子媒介进入大众的生活,社会的文化形态也发生了重大的转型,媒介塑造了一个又一个“超现实”的符号事件。大众媒介以其强有力的“符号暴力”打破了传统文化的边界,当代文化日益趋向类型化、同质化、低俗化,消费与媒介共同营造了这个世界。承担着文化传播的大众媒介在消费主义、商业逻辑的作用下,逐渐褪去了神圣的光环,带来了精华与糟粕共存的文化复合物,其中媒介低俗化现象就是媒介文化发展异化的典型特征。  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充满着矛盾和差异,从自由的市场经济到中心化的政治体制,从复兴传统的诉求到具有消费文化特征的生活方式,从受控的新闻场域到娱乐化的媒介形式,各种文化现象和要素都被置于当下的一个文化空间内。文学经典的不断翻拍,媒介场中私人化和娱乐化倾向的凸显,知识分子在大众媒介中扮演着的角色等一系列媒介文化形态充满着张力和矛盾,弄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和现象背后的原因是本文的出发点。本文引入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的媒介思想,从而对中国媒介文化中的一些典型现象做理性反思与批判。
其他文献
“风尘三侠”的故事主要讲述布衣李靖谒见杨素,杨素姬红拂慧眼识人,女扮男装夜奔李靖,二人于灵石旅舍遇虬髯客,后三人共赴太原寻王气的传奇故事。此事不见史书记载,但在小说、诗歌
“情教”说,就是晚明至清初“尊情”思潮中颇具特色的一种思潮,它既是对曾经的“存天理灭人欲”的程朱理学的反叛,又是对晚明以来“情有者理必无”的至情论的反拨。香菱是作
上世纪80年代登上文坛的迟子建一直秉持着自己的创作理念,不落窠臼地进行文学创作。她是当代文坛上引人注目的独特存在,包揽诸多奖项于一身——三次获鲁迅文学奖、两次获冰心散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位意义深远的作家,对他之后的许多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作家都产生过很大的影响,这其中就包括加缪。加缪对陀氏也是非常推崇的,陀氏的作品是加缪一生常阅读
叙事作为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角度已经形成了诸多界定,而把其作为一种修辞意义上的文学方式则是20世纪美国批评家詹姆斯·费伦等的重大贡献。在当代文学的研究领域,叙事学虽然已
元代是传统绘画达到巅峰的时期。伴随着当时画家文学修养的普遍提高,画家诗人开始大量出现。前期有钱选、高克恭、赵孟頫,后期有柯九思、朱德润、黄公望、吴镇、王冕、倪瓒、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