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托梁挡土墙作用机理研究

来源 :四川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wan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所研究的结构由浆砌块片石衡重式挡土墙,钢筋混凝土托梁和钢筋混凝土桩组成,三者的受力特点及相互作用,以及挡墙所受土压力等比较复杂,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该课题由数值计算和结构模型试验组成.该文作了数值计算部分,数值计算包括常规计算及二、三维有限元计算.二维主要计算了不同墙高、不同尺寸和不同地基材料下的应力及变位特征,揭示出尺寸、材料和墙高对结构应力及变位的影响.三维计算了两种不同地基材料情况下的应力及变形分布,重点计算了托梁上的应力应变分布并提出托梁上应力分布的新假设.通过对计算结果的综合分析比较,对桩基托梁挡土墙结构的受力分布、水平和竖向变形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指出了挡土墙在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整个结构应力主要集中在托梁和桩基上,应力主要由桩基承担;桩间土(除与桩共同作用承担摩擦力的部分)基本不承担应力.(2)桩置于岩基上时,变形较置于土基上时小,但应力集中更加明显,说明地基材料对结构的应力应变有较大影响.桩打入基岩时托梁上的应力比桩不打入时的应力大,说明桩在地基中的位置对托梁应力影响较大.(3)托梁上两桩间部位应力很小,甚至出现较小的拉应力区域.(4)常规计算中将托梁上部所受荷载视为均匀分布,但三维计算表明托梁上应力为曲线分布,在两桩头对应部分应力值最大,向两边逐渐降低跨中应力值最小,趋近于零,应力分布沿跨中对称.(5)托梁厚度对应力分布影响不太大,只要托梁的承载力满足要求,可适当减薄托梁厚度.
其他文献
大量风振、地震灾害现象表明,输电线路的破坏会导致供电系统的瘫痪,这不仅严重地影响人们的生产建设、生活秩序,而且还会产生重大的次生灾害,给社会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确保风振、地震作用下输电线路的正常工作,已成为电力工程与土木工程界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并引起了国内外有关研究者的极大注意。 在本文中,以岗市—长江500kV输电线路湘江大跨越为工程背景,采用两种不同的模型研究了该工程
本文通过两榀短肢剪力墙与无粘结预应力楼盖结合而成的大空间组合试件在低周反复水平荷载作用下的试验,分析研究了这种结构体系在水平荷载(地震作用)下的受力特性。首先分析
本文研究了加筋挡土墙及土钉墙等土工加筋结构分析设计方法,目前常用极限平衡分析方法,对结构物进行力与力矩的平衡分析,经过试算确定最危险滑裂面的位置及相应的最小安全系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密度的增加,超高层建筑将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因此有必要对超高层建筑的合理结构形式和动力响应计算方法进行系统研究。 巨型框架
现在建筑中室内柱角凸出问题,严重影响了建筑的使用功能和审美观。由此设想,在高层钢结构建筑中,采用类似异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柱的异形截面钢柱,就能很好的解决以上问题。但是国内
SRC-RC竖向混合结构是指主要由型钢混凝土构件和混凝土构件组合而成的一种新型结构形式。SRC-RC竖向混合结构能够充分利用普通混凝土结构和型钢混凝土结构的各自优点。这种新
软岩具有比硬岩更加复杂的力学特性,其作为工程岩体时往往表现出应变软化、流变及非线性大变形等工程力学特性,是影响工程长期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因此,深入开展软岩力学特性方
近年来,大跨空间结构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大跨结构的受力和构造均较复杂,设计人员很难准确估计各杆件和节点的实际内力值。因此,为了检验大跨结构的设计水平,进行在役结构
活性粉末混凝土(RPC)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由法国人研制出的一种新型超高性能钢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它所具备的高强度、高韧性以及高耐久性,使之具有广阔的工程应用前景.该
随着工业的飞速发展,大质量、大功率、大转速、高精密的动力机器应用越来越广泛,对振动控制要求也越来越严。动力机器在运行时产生的动荷载(惯性扰力)使机器、基础及地基产生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