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汾河灌区土壤墒情预报方法及信息管理系统研究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rui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墒情预报是了解农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与调控土壤水分状况最有效的方法。本研究以山西汾河灌区为例,对土壤墒情预报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 1.通过田间和室内实验得到了汾河灌区19个站点的土壤质地状况、9个主要土壤墒情测站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指数模型和乘方模型以及非饱和土壤水扩散率的指数模型。 2.建立了汾河灌区19个测站冬小麦和夏玉米土壤墒情预报的经验模型、水量平衡模型、消退指数模型。经过检验,三种模型均能满足预报精度要求。且在三种模型中,消退指数模型预报效果最好,经验模型次之,水量平衡模型最差。 3.分析了汾河灌区16个测站冬小麦生育期土壤墒情预报经验模型系数间的相关性和消退指数模型系数间的相关性。研究表明,消退指数模型系数b、c均与系数a有非常显著的线性关系,根据此关系,建立了汾河灌区冬小麦土壤墒情预报消退指数的单一参数模型,并用该模型对冬小麦生育期土壤墒情进行了预报,其预报效果与消退指数模型相近。 4.借助于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建立了汾河灌区土壤物理参数的空间分布图和土壤墒情实测与预测空间分布图,并进行了相应分析。 5.开发了土壤墒情预报的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土壤墒情预报的经验模型、水量平衡模型和消退指数模型部分。系统还提供了参数修改功能,使系统中模型参数不断更新以满足预报精度要求。
其他文献
期刊
网络微课资源共享机制形成,给课堂增添了趣味性.网络的最大优势便是资源共享,因为处在网络环境下,教学内容不再像以前那样单一,网络中的很多内容都可以选用为教学素材,应用在
国内外学者对于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都有详细的论述,为了更好的构建我国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本文搜集了与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相关的信息和资料,进行研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