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近来研究发现在非小细胞肺癌人群中存在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基因重排,并可以应用克唑替尼对其进行靶向药物治疗。在乳腺癌、食管癌、大肠癌、肾癌等实体瘤中也发现了ALK基因改变,但在前列腺癌中还未见报道。本研究目的为检测前列腺癌细胞中是否存在ALK基因相关染色体异位,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1)收集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2008年至2012年前列腺癌标本192例,并将其制作成组织芯片;(2)运用FISH分离探针检测方法检测前列腺癌标本中EML4-ALK融合基因及ALK基因重排情况;(3)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192例中性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前列腺癌标本中ALK基因蛋白表达;(4)统计学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卡方检验,P<0.05作为显著性检验标准。[结果]在192例前列腺癌组织中FISH法有12例发生了ALK基因断裂缺失:发生率为6.25%。阳性细胞多为5’端缺失。前列腺癌中ALK基因重排与吸烟史、饮酒史、Gleason评分、年龄无显著相关(P>0.05)。虽然各组间发生率未达到统计学差异,但ALK阳性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P=0.230);饮酒组发生率高于不饮酒组(P=0.052);吸烟组发生率高于不吸烟组(P=0.200);PSA值10-20ng/ml组发生率高于20ng/ml以上组(P=0.164).未见EML4-ALK融合基因。ALK蛋白均定位表达于前列腺癌细胞胞核,免疫组化细胞着色浅,阳性细胞少,不能可靠应用于判断ALK是否阳性。[结论]该研究对192例前列腺癌标本进行了荧光原位杂和交免疫组化检测,发现前列腺癌中存在ALK基因重排,总阳性率为6.25%。同时未检测到前列腺癌中存在EML4-ALK融合基因。研究还发现阳性前列腺癌ALK蛋白定位表达于细胞核;ALK/5A4抗体免疫组化尚不能可靠应用于判断ALK阳性前列腺癌。此外研究进一步提示ALK基因重排与患者年龄、Gleason评分、吸烟、饮酒、TNM分期、PSA值没有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