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全国各地都在大力推行教学改革。改进课堂模式作为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愈来愈多地被广大学者和一线教师提及。各地中学经过不断探索创新,逐渐形成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高效课堂模式。如“杜郎口模式”、“循环大课堂模式”、“271高效课堂模式”等。这些课堂模式的涌现代表着教育正在顺应时代要求,把培养同时具备科学文化素养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作为根本目的。本文着重介绍了源起山东昌乐二中的“271”高效课堂模式的实施方法,并结合笔者所在学校的实行情况,论述了笔者对语文学科“271”高效课堂模式的实践和反思。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产生背景及其实践意义,总结了高效课堂理论体系并对目前比较典型的高效课堂模式做出了归纳整理。对“271”高效课堂模式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出其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第二部分总结了“271”高效课堂模式的理论框架,分析了其与传统课堂模式的不同之处。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方面归纳了整个“27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流程。第三部分以笔者的一堂语文学科“271”高效课堂实录为主要内容,展示了笔者的实践情况、课堂构建思路以及学生的表现。通过听课教师与学生的反馈来评价课堂效果。第四部分介绍了笔者对“271”高效课堂模式的反思。首先以笔者本校的实施情况为出发点,分析了其优势与弊端,其次提出了该模式在未来实施的改进方向。最后通过长期的实践与反思,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撰写能够为广大一线教师以及学者带来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