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艺术家的直觉性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来源 :鲁迅美术学院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kuei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艺术创作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技术堆砌,也不是对客观事物复制行为,而是一种对自身直觉性的再创造行为。遵循自我内心中的真理,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真实。这种行为背后的价值与当代艺术创作的内在价值相契合,这便是艺术的本质所在。本文通过对艺术家的直觉性概念的提出与分析,来阐述直觉性是影响着艺术创作的材料媒介、形式笔墨、并且是融入在一个艺术家创作的整个生命脉络之中的。本文通过举例说明,对三位分别来自东西方和古今不同时代的艺术家作品进行个案分析,说明艺术家的直觉性对艺术创作的主题、媒介、材料以及形式语言的影响。直觉性作为一个艺术家独特的价值判断标准,是对这个艺术家的生活经历,文化教育,社会地位以及价值观念总结体现。而作品中所呈现的形式语言,则是一个艺术家思想观念的代言人,是艺术家个体独特的直觉性的外放。艺术家运用直觉性判断选择主题、材料和形式语言的过程,这本身就是一种直觉性的“物化”过程。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从概念的角度上提出“直觉性”的概念,并在理论层面深入分析艺术家直觉性的性质与特点。展开分析直觉与直觉性的区别,直觉性的当代性,直觉性对创作主题以及形式语言的影响。第二部分从对几位艺术家艺术创作的个案分析,来具体分析直觉性在艺术创作中对艺术家的生命脉络,创作主题以及形式语言方面的重要影响。第三部分将从具体的版画创作领域来阐述与分析,直觉性在版画领域对版画创作的影响,当代年轻艺术家的直觉性判断,以及在版画创作学习中如何去训练培养自己独特的直觉性。本文站在直觉思维与视知觉经验的基础上,以更高的视角提出了直觉性的概念,并强调了艺术家的直觉性对艺术创作的影响力。艺术家通过对自身直觉性的发掘也会更加使艺术创作的语言形式多样化,艺术创作的技法跨界化,艺术创作目的的生活化,以及给新兴艺术种类的出现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其他文献
医疗质量是医疗活动的灵魂与核心,但是国内医疗质量管理较其他发达国家起步晚,许多方面存在差距。从主要的差距入手,寻求我国在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管理上的突破口。主要从医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以神经元减少、老年斑形成及神经原纤维缠结等为特征,是老年痴呆症的最常见原因。人们对表观遗传学在AD发病中的机制已经做了许多研究
针对异构蜂窝网络中微基站密集部署带来能耗不断攀升的问题,对二层异构蜂窝网络能量效率进行了分析,提出一种通过调整微基站发射功率来最大化网络能量效率的方法。首先,利用
介绍地铁车辆客室的结构及部分地铁项目车辆客室的人性化设计,为今后地铁车辆的客室设计提供思路,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文章就交通运输企业运营成本控制的概念、目的进行阐述,重点剖析当前交通运输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应对措施。
新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体系强调,为了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基于团队的合作学习,为了满足这一要求的学习和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可以有
心智觉知(又称正念)源于佛教心理学,古典心智觉知的含义是觉知、注意和记住。心智觉知被西方心理治疗界采用以后,其含义中加入了不评价和接纳。心智觉知可以通过心智觉知训练
采用2008~2014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检验。研究发现,要素市场扭曲对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具有负效应,要素市场扭曲上升1个单位会导致城
当今世界已进入网络时代,网络在给人们的生话提供便利的同时也显示出它在被作为犯罪手段时所具有的巨大破坏作用,网络犯罪的不断涌现使电子证据的研究也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
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关系到应用型高校办学质量的提高,决定着应用型高校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培养"双师型"教师,完善相关政策、制度是前提,增加投入是保障,建立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