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形容词对比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ying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根据语言类型学的词类理论,研究和对比了汉语和英语形容词的句法特征,确定了汉英形容词的词类属性。本文弥补了以往研究中的一些缺陷,将语言的词类系统看作一个内部成员相互影响的有机体,因此我们需要采用了一种动态的眼光来考察形容词。这样做对揭示具有柔性词类系统的语言(例如汉语)尤为重要。全文一共分为六章,具体如下:第一章主要回顾了以往词类研究的理论,并指出这些研究的优势与劣势。在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之上,同时提出本文的研究框架及研究内容和目标。第二章介绍了人类语言词类系统中可能存在的大致类型,重点说明了汉英名词和动词之间关系的异同,澄清了词类理论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并为后续的形容词词类研究提供了理论背景和支持。第三章主要分析了在汉语和英语中形容词和其他词类之间的划界手段,重点说明了汉英形容词的词类地位问题。进而证明汉语具有柔性的词类系统,而英语具有刚性的词类系统。因此,汉语中没有一类专门化的形容词词类,这一点和英语形容词差别巨大。最后,本章还证明在汉语的词类系统中,状词和大名词的对立是首要的,而名动形的区分相对不重要。第四章分析了汉英形容词做谓语的句法语义差别。本章说明汉语形容词在做谓语时句法表现接近不及物动词,因而汉语形容词倾向于直接做谓语;虽然英语的形容词和名词依靠系词做谓语时句法结构相近,但由于英语的形容词属于专门化的词类,因此形容词倾向于在谓语中做定语。综合汉英整体的词类系统,汉语在谓语中的首要区分是摹状和非摹状,而英语在谓语中的首要区分是动词和非动词。第五章主要分析了汉英形容词做定语的相关问题。首先,通过扩展测试可以说明汉语的“AN”具有强烈的成词倾向;而英语的“AN”的句法性质是词组。其次,汉语的“A的N”是关系小句结构,其背后的原因是汉语的形容词是动词。同时这也符合语言类型学的普遍共性。最后,本章运用标记理论分析了汉英名动形做定语的句法语义特征,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是:汉语首先看重摹状和非摹状的区分;而英语则主要区分动词和非动词。此外,我们同时证明汉语的形容词靠近动词,而英语的形容词靠近名词。这些和本文之前的分析结果保持一致。第六章总结了全文的主要观点,说明了本文的不足之处,并对将来的研究方向做出了展望。
其他文献
一套灵动高效的综合减灾新体系、一套综合减灾创建工作新模式、一套独具广西特色的综合减灾宣教新招式……近年来,广西紧抓重要发展机遇,"三破三立",多措并举,实现了灾害监测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趋重要。在计算机操作过程中,经常有英文提示及反馈,这对计算机从业人员的英语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各高校都把
<正> 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缺血发作(TIA)在临床中较常见,其症状以眩晕最为常见,有时仅表现为头晕、视物模糊、走路不稳等含糊症状,且就诊时症状体征多已消失,而难以诊断或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