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成熟,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我国历史文化城市和传统居住社区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以北京为例,城市大规模的旧城改造,传统社区的历史风貌明显丧失,而分布在中心城区的传统社区,在物质、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都呈现了衰落的现象,这已不能适应居民的生活需求和北京的整体形象。 由于护国寺社区是北京老城中具有代表性的社区,是一个呈现出典型胡同特征的地区,课题以研究护国寺社区为例,进而研究北京传统社区的更新策略与方法。通过对北京护国寺社区进行问卷、访谈、行为观察三种模式的调查,以调查资料为依据,分析传统社区的衰落原因,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具体可行的解决措施,尝试探讨北京传统社区更新的普遍方法。护国寺社区虽然在大范围内是一个重点地区,但它内部的住区仍保持着相对的宁静,同时又与现代城市化问题对立,通过调研发现这一地区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人口老龄化严重;建筑物质老化,生活设施落后,公共空间不足,私人改建、搭建新房的现象较为普遍,同时,社区干部普遍素质不高,这些问题都影响了社区的更新和发展。 传统社区的更新要从组织管理、物质空间规划、社会发展等各个方面进行考虑,社会发展策略主要从加强社区文化、社区服务、社区保障、邻里互动等方面的建设和营造社区归属感方面着手;物质空间发展策略要从土地的合理利用,空间环境的综合整治,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方面着手;组织管理方面,要重点加强改革和完善管理机制,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新的资金运行机制,发展非政府组织,健全相关法律保障和提高社区干部素质六个方面。 传统社区的更新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极强的工程,要从物质空间和非物质空间方面进行宏观把握,社区居民、政府部门、开发商、规划师等各方应该相互配合,平衡各方面的利益,这样才能使传统社区的风貌得以保存、富有特色的传统社区生活得以延续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