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节能意识和需求的逐步提高,白光LED固态照明在全世界都得到广泛的关注和发展。目前,白光LED主要采用高效率蓝紫光LED激发荧光粉转化为黄、绿和红光混合得到白光,然而基于荧光粉转化的白光LED存在着易老化、转化效率低、色温偏低等诸多缺点。而采用量子点替代荧光粉作为下转换材料具有转换效率高、稳定性和显色性好等优点。本论文首先采用CdSe/ZnS核壳结构绿、黄、红光量子点及YAG黄色荧光粉作为光转换材料,以InGaN蓝光LED芯片作为激发光源制备五种不同结构的白光LED,分别为直接荧光粉涂敷;绿、黄、红光量子点混合涂敷;绿、红量子点加黄色荧光粉混合涂敷;量子点在荧光粉之上涂敷以及荧光粉在量子点之上涂敷的白光LED。经过测试分析和对比,得出在量子点涂敷在荧光粉之上同时绿色量子点:黄色荧光粉:红色量子点的质量配比定为5:2:1的条件下制备的白光LED器件的显色指数达到了 88,光效为113.5 lm/W,是相对最优化的表面涂敷型白光LED的结构。其次,本论文在研究InGaN量子阱和CdSe/(Zn,Cd)S量子点之间的共振能量转移机理的基础上,设计并制备了纳米孔阵列型量子点白光LED。采用Lloyd干涉曝光技术和ICP干法刻蚀技术在GaN基蓝光LED外延片表面制备了孔径和周期均为250nm的纳米孔阵并在其中旋涂不同浓度和配比的CdSe/ZnS量子点溶液值得纳米孔阵列型量子点白光LED。实验结果表明:当量子点比例为绿:黄:红=5:2:1的最佳配比时,制备的白光LED最佳光效为93 lm/W,色坐标为(0.3681,0.3547),色温为4203K,接近自然光的色温,显色指数达到了 91.7的最高值,远高于普通的荧光粉白光LED的显色指数(<75),达到了优良级别,这将为量子点白光LED在显示屏背光源领域的应用提供有力的推动并将促进量子点作为荧光转换材料在白光LED中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