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金融普惠与外溢性研究

来源 :石河子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wangyingyg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融普惠”这一概念早在2005年被提出,历经10余年的探索,2016年国务院印发了推进普惠金融发展的规划,普惠金融在我国的实践正在不断深入。我国地域辽阔,各区域存在较为明显的经济差异,西北地区经济发展较中部、东部稍显落后,西北地区经济建设和金融普惠发展理应更受关注,从缩小自身二元结构和区域经济差异的角度而言,金融普惠的发展有利于精准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金融普惠水平在提升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是否能提振居民消费,助推城镇化进程?从中折射出普惠金融所产生的外溢效应?本文以金融普惠制理论和金融发展的三大效应为研究基石,在此基础上,从供求两方面分析了西北五省金融现状,紧接着构建西北地区金融普惠水平测算指标体系,并运用该指标对2004-2014年西北地区进行了测评,分析了影响西北五省金融普惠水平高低的因素,最后运用2004-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进一步说明金融普惠对居民消费和城镇化带来的外溢效应。文章结构上可以分为七个章节,是基于理论—实证—对策的思路构建的框架。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为金融普惠的理论基础和金融发展的外溢效应;第三章以西北地区为背景展开的金融普惠现状分析;第四章,对金融普惠测度指标和方法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借鉴已有IFI指数,构建西北五省金融普惠测度指标(IFI),并依此确立了3个维度。基于此,对西北五省金融普惠水平进行了实际测评,为获取西北五省金融服务的总体概况,先对西北五省金融服务机构网点及贷款情况进行了简要分析,并依据该章确定的维度与计算方法,对西北五省金融普惠水平进行了实际测算。从纵向上看,2004-2014年间,西北五省金融普惠水平有明显的提高;横向来看,不同省(区)之间金融普惠水平存在较大差距,陕西、宁夏金融普惠的整体水平较高,甘肃、青海和新疆的金融普惠整体水平较低。第五章在已有金融普惠水平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影响金融普惠水平的相关指标,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西北地区进行实证检验研究,从研究结果可知,第三产业拉动率、城镇化率、受教育水平和公路里程数与金融普惠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而第一产业拉动率则呈负的显著性影响。第六章选用Granger因果检验、协整检验、面板VAR模型、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方法对金融普惠的外溢效应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发现,金融普惠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居民消费的发展,但作用效果需在第6期得以显现;金融普惠与城镇化发展表现为相互促进的关系,说明金融普惠对西北地区经济发展具有外溢效应。以上结论暗含的政策含义是要提升西北地区金融普惠水平,必须增加金融机构网点数,强化和完善区域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抓住产业升级机遇,结合城镇、教育和交通的正向影响,乘势而上;放宽金融市场限制,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和消费升级。
其他文献
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分析了广东省3所所普通高校本科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指出:3所院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比较模糊,专业定位不够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尤其是英语作为强势语言在全球的普及学习,大大削弱了大部分人对母语的学习,并且对其母语文化的学习也被边缘化了。在民
以"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合作学习的本质与内涵为研究的主要切入点,在初中体育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最终提出
胶东地区是我国主要金成矿区之一,经过多年的开采,金储量严重不足;为延长现有金矿开采期,近年来在矿区深部及外围寻找盲矿,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研究并总结旧店金矿区深部盲矿
写出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历史特点和历史地位———多卷本《中国通史》第五卷读后陈琳国由白寿彝先生总主编的多卷本《中国通史》正在陆续面世。这部新通史规模宏大,面貌一新,如同
<正> 科学与技术:是天使抑或魔鬼?这是探讨当代科学技术与人文之间关系的一个切入点,其回答不应是简单的做出肯定或是否定。思考现实中的具体问题,往往需要对问题背后的支撑
该文立足模因论的新视角,从模因的复制和传播方式入手,结合语言模因中的表现型和基因型这两种基本类型,探讨模因论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和运用:学习大学英语写作的学生,
人类Y染色体STR位点由于其独特的遗传学特点在重构父系进化历史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就Y染色体STR位点的特性以及它们在人类学研究中的应用作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