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与大众心目中温州形象异同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_hai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没有一个地域品牌或地域板块,能像温州这样:既被极度神圣化,又被极度妖魔化。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大众获得资讯的工具已不仅是刻写的文字和口头言语,而是更加快捷的大众传媒。人们越来越依赖于通过大众媒介去认识自己生活之外的世界。绝大多数人只能通过媒介去了解身外世界,人的行为已经不再是对客观环境及其变化做出的反应,而是对媒介提示的某种“拟态环境”的反应,产生脑海图景。虽然温州形象并非仅仅由媒体来建构,但是后者所营造的“拟态环境”,无疑是形成公众对温州印象的源泉。在媒介将身外世界转化成人们脑海中的图景的过程中,由于人为观念和技术局限的原因,是否形成人们对温州群体的刻板印象?媒介中有关温州人的信息有哪些?其对人们在温州人形象塑造上的影响有多大?本文以《人民日报》为样本,着重分析了报纸媒介对温州的再现方式及再现中存在的问题,运用传播学内容分析法对样本的定量与定性考查,厘清报纸媒介中相关报道的特点及问题,大致勾勒出报纸这一媒介所建构的温州及其群体形象。此外,不同于其他单向性地对媒介进行内容分析的研究模式,本研究通过对受众的抽样调查以及不同对象的深度访谈,探讨媒介要素如何作用于受众对温州整体形象的构建,通过对受众的调查反证报纸媒介所构建的温州以及群体形象对其受众对温州的刻板印象塑造形成中的作用,避免单向性的研究所造成的结论偏差。为减少媒介刻板印象形成以及改善温州媒介形象提供基础性的科学依据,进而加深对温州自身形象的了解,把握国内主流社会对温州的态度和认识,从而为提升温州形象提供参考和借鉴,这无疑能够折射出重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期刊
近年来,中国农民工问题受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农民工与媒体的互动关系日益加强,与农民工有关的报道常见于各类媒体。本文以重庆、广州、成都为例,选取2004年至2010年(共计7年)的《重
本研究选取“黄海波事件”作为典型案例,运用比较分析法、内容分析法及阐释性文本分析法等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分析主流媒体报道框架与受众框架的竞争与合作关系以及主流媒体
期刊
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深层次的社会矛盾纷纷浮出水面,各种自然的或人为的灾难也不断的发生,突发事件日趋增多。对突发事件的有效管理是政府的责任;信息公开、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