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对实验性脊髓损伤大鼠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和血栓素B<,2>的影响

来源 :陕西中医学院 陕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erv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分析电针对实验性脊髓损伤大鼠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血栓素B2(TXB2)含量的影响,研究GFAP和TXB2含量与脊髓损伤(SCI)的关系,探讨脊髓损伤的发病机制和电针治疗脊髓损伤的作用机理,为脊髓损伤的治疗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将48只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四组:正常对造组、模型组、甲基强的松龙组和电针治疗组,适应性喂养一周后将后三组造模。本实验采用的是改良的Allens重物坠落撞击法造模,造成大鼠脊髓中度损伤(50gcm),随后采用BBB评分和斜板试验在不同的时间对大鼠后肢功能进行评价;通过损伤段脊髓组织的HE染色病理切片来观察药物、电针治疗后脊髓的组织变化;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和放免法测定血液中TXB2和伤区脊髓组织GFAP含量,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电针疗法可以减轻脊髓损伤区的继发性损害,从组织形态学角度来看:甲基强的松龙组和电针治疗组脊髓损伤区域神经组织损伤程度与模型组有明显差异:从病理学角度来看:两治疗组与模型组大鼠伤区脊髓组织中GFAP和血液中TXB2含量进行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基强的松龙组与电针治疗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素和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的变化在脊髓损伤的继发性损害中可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电针疗法能够改善由于脊髓损伤带来的大鼠后肢运动功能和二便功能障碍,能够较好的改善大鼠的生存状况,减轻脊髓组织的形态损伤。说明电针对大鼠脊髓损伤有治疗作用,并能促进脊髓功能的恢复,可能是通过改变血液中血栓素和受损脊髓组织中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含量来实现的。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体能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验证体能仪的有效性,说明体能仪所采集的客观量化的数据能够体现和评价中医药的疗效。  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河南驻马店上蔡县65例AI
目的:通过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导师潘月丽教授治疗小儿频复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用药及组方规律,总结其用药经验。  方法:收集2016年9月至2018年3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门
目的:依据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采用复合因素建立亚健康大鼠模型。从理论上深入探讨亚健康的中医病因病机,阐释中医肝脏与亚健康的关系;通过实验研究探索补肝法改善亚健康症状的作
目的:①观察丹参注射液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后不同时间点脑组织病理、神经行为学、突触素的表达以及突触超微结构的影响。②比较丹参注射液高、低剂量及神经节苷脂注射液(GM1)对HIBD大鼠突触重塑的作用。③探讨活血化瘀药物改善新生儿HIBD的机制,为临床早期应用活血化瘀药物干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①实验动物分组:135只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