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社会,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已经成为评判国家是否具有发展潜力的重要因素。所以,我国把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2008年9月,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这为我国的体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对体育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具有高素质的体育创新人才已经成为应对挑战抓住机遇推动体育事业发展的关键。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创新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动力源。因此,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据统计法等方法,对体育院校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创建一套完整的培养体育院校本科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模式,通过这套模式的运用,培养出更多的体育类和教育类的创新人才,进而推动整个体育事业及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也为整个社会的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进一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本文主要采用的是中文版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hinese version of criticalthinkingdisposition inventory. CTDI-CV)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影响因素调查表。其中批判思维能力测量表是国际公认的评判批判性思维能力高低的测量专用表格,批判性思维能力影响因素调查表则是笔者编制并经过信度和效度检测之后应用的表格。调查对象选取的是武汉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西南大学、长江大学、湖北美术学院等七所本科院校的本科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将批判性思维的个人倾向性分为七个维度包括:从寻找真相能力、开放思想能力、分析问题能力、系统化能力、自信心、求知欲和认知成熟度等,本文将从这七个批判性思维的维度进行研究。调查显示,我国本科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总体表现不足,相比较下,理工类本科生具有较强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体育院校的本科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次之,文史类本科生和艺术类本科生批判性思维能力较弱。在体育类院校中,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批判性思维的特质;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基本具有批判性思维特质;体育新闻专业和体育艺术专业的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特质较弱。体育院校中大一年级的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最强,随着年级的增长批判性思维能力逐渐下降。在体育院校中,男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强于女生,具有批判性思维的特质。用批判性思维能力影响因素调查表进行分析,研究得出:影响批判性思维能力形成的因素主要包括自身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和兴趣爱好;学校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家庭教育方式、家庭民主氛围和家长自身的行为方式;社会主流思维方式等。根据对影响体育院校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因素的分析,研究出培养体育院校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现状的模式。模式包括:更新体育院校教学理念,树立正确的适合体育院校发展的教学目标,改进体育院校课程设置,改进体育院校教师的教学方法,更新体育院校教学评价机制,加强体育院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家庭教育则应提倡加强对孩子兴趣爱好的培养,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营造民主的家庭氛围,建立良好的学习态度,运用良好的家庭教育方式,约束家长自身的行为习惯。社会教育则应该努力为营造宽容的社会环境,创建出一个具有民主氛围的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