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祖信仰的流布与流布地区妈祖庙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妈祖这一民间女性海神形象逐渐取代其他海神崇拜对象,走出其诞生地福建沿海地带,传播至中国大陆北方沿海、内陆腹地甚至是高原地区;并借由郑和下西洋、外使邻国等政治性的海事活动传播至日本、东南亚等众多国家。妈祖崇拜已经成为一种广泛存在的社会文化现象。妈祖庙作为妈祖崇拜的空间载体,不仅记载着关于妈祖崇拜的宗教文化,还记录了所处地点某一历史时期的建筑文化,如建筑技术的发展水平和装饰艺术的类型等,对于建筑历史研究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 论文以妈祖信仰的流布路径为线索,以流布地区的妈祖庙建筑研究对象,在实地考察测绘环渤海湾地区7座妈祖庙、内陆地区2座妈祖庙和郑和下西洋沿途2座妈祖庙的基础上,结合文献资料的阅读,详述各地妈祖庙建筑的整体布局和建筑特色,初步探讨妈祖庙在妈祖信仰的空间流布进程中发生何种转变,从而归纳总结出妈祖庙建筑与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概述妈祖信仰的产生与流布,第二章至第四章分别详细论述了环渤海地区、内陆地区等地妈祖庙的布局和建筑单体特征。第五章在第二章至第四章内容的基础上,探讨各地妈祖庙建筑文化现象产生的背景,对历史妈祖庙建筑的保护提出概要的意见。
其他文献
中国当前工业园的建设如火如荼,工业园区作为一种新的城市形象日新月异却免不了大同小异,无个性与雷同性等现象随处可见。1994 年立园的苏州工业园,以后起之秀实现连续跨越式发
城市商业街是城市中较早形成的地区,是反映城市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敏感地区。商业街的格局形态、空间特征、环境质量及其反映出来的文化素质,都是人们评价一座城市最重要的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居民的生存环境开始面临严重的危机。在城市的生态建设已经成为城市发展必然趋势的背景下,城市居住区的规划应如何保证自然生态的和谐完整、
随着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高速公路服务区作为高速公路必要的附属服务设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凸显的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如何在满足服务区功能的基础上使之更适应夏热冬冷
伴随着我国经济和城市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设计已成为规划界倍受关注的课题。为此我国进行了一系列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并取得丰硕成果,然而我国的城市设计多为局部地段的环境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孕育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血脉。壶口,黄河秦晋大峡谷中的一处激流险滩,自古就是连接秦晋,贯通绥浦的咽喉要道。因为其重要的交通意义,历史赋予了它两个基本
外滩建筑群是近代上海城市精神与建筑性格的集中物质体现。外滩中国银行大楼更是因其中西合璧的乖张建筑造型、命运多舛的曲折建造经历而成为了解近代上海中西文化竞夺现象的
当前,国家已经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列入“十一五”规划的蓝图。2006年被称为中央“一号文件”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已突出强调了村
随着“单独二胎”政策的正式启动,在5年内有望新增上百万新生儿,这些新生儿不仅将带动上万亿元的市场消费,也会对幼儿园、学校等公共资源造成一定压力,而且目前全国青少年宫
本文以东莞松山湖新城为例,对营销导向的城市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文章从概念基础、运作机制以及操作内容三个方面分析了城市营销与城市设计互动的基础,认为城市营销与城市设计